三年級語文創新教案
三年級語文創新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學寫5個生字。認識橫折、橫折勾和點。
2、培養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和朗讀的能力。
3、認識到書與人的關系,培養學生養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激發學生熱愛讀書的濃厚興趣。
教學準備:
1、字詞卡片
2、學生課前準備的繪畫的書架或照片,帶幾本自己喜歡的書。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談話:誰愿意談談你的小書架是什么樣的?丁丁家也有一個小書架,他請我們去他家做客。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的小書架吧。
2、復習單韻母
二、讀文
1、老師大聲讀課文,小朋友們打開書小聲讀讀短文。聽的時候要用手指著書認真聽。
2、生評價師讀得怎么樣。
3、誰能完整地讀課文?指名讀?
4、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吧!
三、識字
1、小書架中有許多有趣的字卡,讓我們一齊來讀讀它。如果這個字你不認識你可以示意老師。
2、把生字寶寶送回家,在課文中讀讀這些認識的字。
3、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記住它,可以和你的伙伴合作。
4、請小老師教同學。
四、再讀課文
1、認了生字再讓我們讀讀這首兒歌吧。
2、你的小書架上擺了哪些你最喜歡的書,說給同桌的小朋友聽。
3、你喜歡你的小書架嗎?把你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可以請你的小伙伴給你評一評。
4、讀全文。可以加動作。
5、試著背誦。
五、寫字
1、認識新筆畫“橫折、橫折勾和點”。
2、記字形:組織學生討論“用、在”的筆畫筆順。
3、指導書寫。
六、練習猜字游戲
三年級語文創新教案篇2
教學要求
1.懂得只有認真、虛心、耐心,才能把本領學到手。
2.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邊讀邊思考理解詞句;聯系上下文,回答課后的思考題;
朗讀課文;練習用“先……再……然后……”說話。
教學重點
了解這篇童話所要說明的道理。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課后思考題。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帶、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預習
(一)你一定喜歡童話吧,說出你學習過的一篇童話的題目。
(二)《群鳥學藝》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話。讀讀課文,想想
“群鳥”是指哪些鳥?它們是怎樣學藝的?你知道這些鳥的窩是什么樣嗎?
(三)在讀的時候,遇到不懂的詞語查查字典。
二、指名認讀詞語卡片
fèng huáng xuǎn chà lěi
鳳 凰 選 好 樹 杈 壘 起
wěn yán tuò shù
安 穩 房 檐 唾 沫 舒 服
cāo jìn qiě
粗 糙 不 僅 而 且
三年級語文創新教案篇3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以體育為題材的典型人物報告文學作品,刻畫了女排隊長孫晉芳這一典型形象,記錄了她訓練、比賽、遭受挫折時的苦悶和奪取勝利后的歡樂以及同心協力的團隊精神。由于學生首次接觸報告文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從報告文學的特殊表達方法——敘述抒情相結合這一方面指導學生感悟體會文章。同時,由于文章的篇幅較長,所以在教學過程,教師將本課的幾個教學重難點分別安排在兩個課時進行,從而使學生能夠扎實掌握知識點,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親昵饒恕默契化險為夷揮灑自如等,并能夠讀準字音,讀順句子,理解重點詞語“裊裊的青煙”等和關鍵句子的意思。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孫晉芳的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
3、使學生掌握聯系課文前后文理解課文的方法。
4、理解報告文學敘述抒情相結合寫作方法的好處。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所體現的團結、拼搏、奮進的體育精神,從而認識到“祖國的榮譽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報告文學敘述抒情相結合寫作方法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板書好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十秒鐘時間學生自查生字詞。
二、導入新課
1、題目中的她指的是誰?
[板書:孫晉芳]
通過預習課文,你對孫晉芳有哪些了解呢?
學生結合預習情況進行交流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世界優秀二傳手][三連冠]
2、從“一半”這個詞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引導:排球是一個集體項目,最后的勝利是全體隊員共同拼搏的結果,掌聲應該分給每一個隊員、教練員甚至是陪練。但人們卻把掌聲分給她一半,也就是要把功勞分給她一半,她在隊伍中的作用真的是(至關重要的啊)。
三、了解報告文學,初讀課文
1、這篇文章是一篇報告文學。報告文學是這個學期我們剛接觸體裁。
出示:報告文學是一種用文學方法及時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體裁,它總是在真人真事基礎上,選擇出典型的事例來塑造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那么,這篇課文主要選取了幾件事來寫孫晉芳的?哪兩件事?請同學們瀏覽課文,仔細想一想。
A、三伏天刻苦訓練。
通過練球這件事,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孫晉芳?這還是一個什么樣的孫晉芳?
除了這件事,還有什么事?
B、和郎平鬧矛盾
這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孫晉芳?
板書:訓練刻苦球藝高超胸懷寬大
教師過渡:課文通過這兩件事給我們塑造了一個世界優秀二傳手的形象,你能結合剛才我們了解的課文內容完成大屏幕上的這個句子嗎?試試看!
出示句子:
課文通過、這兩件事,給我們塑造了一個
的孫晉芳。
通過典型事件寫出人物的品質,運用在文章當中就會使文章寫得很出色。同時,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如果是寫人的文章就可以這樣概括。
教師總結:剛才我們抓住了課文中主要描寫的兩件事,初步了解了孫晉芳。接下來,讓我們品讀課文,相信我們會對孫晉芳有更深刻地了解。
四、研讀課文。
1、引起學生注意力。
【出示孫晉芳照片】看,她就是孫晉芳,就是這樣一個貌不驚人、個子不高的姑娘,卻成為排球場上的靈魂,率領中國女排獲得了一個又一個冠軍,她到底具有怎樣高超的球技?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心體會,劃出相關的詞、句。
學法指導:老師看到有的同學很會讀書,不僅找出了相關的語句,而且寫上了自己的體會。讀書做批注是個好習慣。
1、你找到了哪些語句?
指名學生交流(只要是與第三自然段有關的內容,就出示第三自然段)
投影出示第三段
2、這個段落是圍繞那句話來寫的?(而她的傳球技藝,高超得驚人。)這句話就是這個段落的中心句。圍繞這個中心句,哪些句子能看出“她的傳球技藝,高超得驚人”啊?
學生讀句子:
無論多么險惡的來球……一縷裊裊輕煙。
(有一個能說明他球技高超的詞語你發現了沒有?)
A、化險為夷——化險為夷是什么意思?
(1)化危為安——它采用了換詞的方式來理解了這個詞語。
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這個詞語的?——查字典,這是理解詞語的一個好方法。
(2)真不錯。學習課文時,我們理解詞語的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呢?
聯系上下文,對,就用這種方法來看看這個詞語。
(“險”在課文中指的是什么?“夷”是什么意思呢?)那么化險為夷就是指……把險惡的球變得平和起來。(這樣其他隊員就更容易接住它了。)
學法指導: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是一種好的方法。
B、對于孫晉芳高超的球技,作者還引用了這樣一段描寫。
出示句子:
“如果說向她飛來的球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那么,從她手里飛走的球已經變成一縷裊裊的青煙……”誰來讀一下。同學們發現沒有,這是一種什么描寫方法?(比喻)把什么比喻成了“熊熊燃燒的烈火”?(飛來的球)
從“熊熊燃燒的烈火”你體會到什么?
這個球來的怎么樣?速度……很快力度……很強(兇猛、很快、很難接)角度怎么樣?
就像烈火一樣來勢……(兇猛)可是經過他的妙手一傳,就變成了……“一縷裊裊青煙”
從“裊裊輕煙”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真是球技高超啊!)
學生帶著體會朗讀。指名讀。
朗讀方法指導:提醒學生根據詞語的含義注意朗讀的語氣。
學生練讀、指名讀。
教師小結: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孫晉芳那化險為夷的高超球技了。描寫當中,加上比喻的句子,會使表達更加形象生動。
C、但是這句話并不是作者魯光的原創,這是魯光引用一位記者所說的話。大家看一看,如果我們把記者所說的這句話去掉,好不好?為什么?
“熊熊燃燒的烈火”一句變灰。
學生交流
教師小結:將別人所說的經典的話引入自己的文章,既可以使描寫更形象生動,又可以更準確地證明自己的觀點。
就讓我們來背一背這個精彩的句子。背不過的同學可以看著大屏幕。
3、教師評價背誦,過渡:課文還有哪些句子也寫出了孫晉芳球技的高超?
學生交流(學生交流時要指示其他學生看相關段落)
出示第五自然段
就用學習第三段的方法,能不能找到中心句?找到關鍵詞?中心句是什么?關鍵詞呢?——她朝夕苦練的動人情景,是難以一一描述的。
“朝夕苦練”(變色),是什么意思?
苦在哪里?到底有多苦?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你可以抓住印象最深的一個詞或者一句話寫寫體會。
“三伏天”——是指什么時間?這是在號稱中國四大火爐之一的南京啊,三伏天最高的氣溫可以達到四十多度,這樣的天氣里,人們會干什么?可是孫晉芳在干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評價:結合生活體驗談出自己的感受,理解的就更深刻了。
“又矮又窄”——你抓住了“又矮又窄”這個關鍵詞,體會到了孫晉芳練球的辛苦,這是一種好方法。
“揮汗如雨”、——你有沒有“揮汗如雨的經歷”?那時,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可是我們看一看,孫晉芳卻在作什么?(她還在練球)
她一邊托,一邊數,一、二、三、四……一直數到五百下。從這個五百下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感受孫晉芳練球練的刻苦。)
教師過渡:這是多么堅強的毅力啊,這是多么堅強的意志啊!還有哪個詞語或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由淺變深”、“輕輕一擰”“一攤汗水”——想象畫面來讀書,你深刻體會到了孫晉芳訓練的刻苦。
同學們,這樣的刻苦訓練是一天嗎?兩天嗎?那是……
是啊,朝夕苦練,天天如此。誰愿意來讀讀這感人的場面描寫?指名讀
朗讀指導:強調能給我們帶了深刻感受的詞語來讀課文,就可以把課文讀得更好。
讓我們再來讀讀這一段話,再次感受這動人的場面描寫。
4、教師小結過渡:朝夕苦練,練就了高超球技;頑強拼搏,造就了堅強意志。
你能不能從這一段中找出描寫她高超球技的句子]?
出示句子
讀讀這兩句話,看看他們在描寫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點?(比喻句)
將什么比喻成什么?
狹小的走廊——無邊無垠的空間雙手——磁石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孫晉芳的球技已經出神入化了。
“出神入化”這個詞用得好,還可以用哪個詞?——技藝嫻熟、揮灑自如、得心應手、所向無敵,
同學們的詞匯可真豐富,這句話就是用了形象而生動的比喻,給我們再現了那種出神入化、揮灑自如的高超球技,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吧。
五、運用積累。
教師小結過渡:這就是化平凡為神奇的孫晉芳,這就是世界優秀二傳手孫晉芳。如果說,中國女排是一支演奏美妙樂曲的樂隊,那么孫晉芳就是這個樂隊的總指揮;如果說向她飛來的球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那么從她手里飛走的球已經變成……(一縷裊裊輕煙)。誰能像老師這樣,用上“如果說……那么……”說一個句子,來夸夸孫晉芳或者孫晉芳的高超球技?自己在本子上先寫一寫。
學生交流句子:
教師過渡:正是因為刻苦的訓練才使孫晉芳練就了高超的球技,那么僅僅有高超的球技就能成為世界優秀的二傳手,帶領中國女排獲得一個又一個的冠軍嗎?還需要什么?(還必須具有寬大的胸懷)。好,下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孫晉芳的寬大胸懷。
六、板書設計
把掌聲分給她一半
孫晉芳
訓練刻苦世界優秀二傳手
球技高超
心胸寬廣三連冠
三年級語文創新教案篇4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文章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積累語言。
2、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想象這一池荷花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畫”。
2、體會“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時眼前出現的景象。
【設計理念】
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并充分利用教材留有余地的空白處,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展開想象,欣賞荷花的美麗,讓他們自主學習,大膽質疑,并將課文充分的拓展延伸,讓學生欣賞有關荷花的課件,使學生入情入境,培養審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通過學生的自主讀書,發展學生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一、設境激趣,觸發語感
1、交流資料,讓學生自由地交流對荷花的了解。
2、播放荷花錄象,并配上優美的音樂,形象感知。
3、談談感受:
看完錄象,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嗎?
(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白態的荷花……)
4、教師引入:
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學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作家葉圣陶爺爺也特別喜歡荷花,他還用優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園里一池美麗的荷花,讓我們隨著作者到文中細細欣賞吧。
二、潛心品讀,領悟語感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讀流利。
2、把你喜歡的段落繪聲繪色地讀給同桌聽,讓他和你一同分享作者優美的語言。
3、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你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可以是自己的感受、體會,也可以是自己的疑問。
4、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可以把學生的發言小結一下:瞧,同學們積極思考,主動發言,大家說得多好啊,老師把剛才同學們的發言總結以下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自己的疑難。現在,我們先來欣賞美麗的荷花。剛才好多同學都夸荷花很美,你們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把你認為寫得特別美的句子劃出來,讀一讀,先獨立思考,再與小組同學說說你對這個句子的體會。
5、小組學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說說你對這個句子的體會。
生: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這個句子寫出了荷葉的多、大、綠。
(出示課件,體會荷葉的挨挨擠擠)
生:我覺得“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這個句子寫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態。(出示課件,體會荷花的三種不同姿態)
生:我覺得“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個句子寫得特別美,“冒”字用得特別好,它把白荷花寫活了。
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朗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師:“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除了課文中講到的,還有別的什么不同的姿勢?你們可以比一比,也可以說一說。
生:自由發言,比劃。
師:多么千姿百態的白荷花啊,請同學們有滋有味地把二、三自然段讀一讀。
三、再創想象,拓展語感
師:同學們,這么美麗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現在,你們就是這滿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們穿著雪白的衣裳,在微風中搖擺。現在,請同學們輕輕地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課文。
(教師配樂朗讀,學生用心傾聽)
師:啊,這么多的小動物都來了。剛才還有哪些小動物告訴你什么悄悄話呢?
生自由表達:小鳥告訴我……蜜蜂告訴我……蝴蝶告訴我……青蛙告訴我……
師: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多么美麗的荷花啊,連蜻蜓、小魚、小鳥都被吸引過來了。請同學們再美美地讀讀這一自然段,先在小組里讀,等一下各小組推選讀得比較好的同學來比賽讀,看誰讀得。
四、拓展延伸,抒情表達
教師引入: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將他聞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寫了出來,把我們帶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我們似乎聞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讓我們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貫注地來看看這美麗、動人的荷花。邊看邊想,你打算用怎樣的語言來贊美這美麗的荷花。
用課件呈現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樂,學生無拘無束、有滋有味地觀賞。
鼓勵學生自由發言,可讓學生用這樣的句式說話:荷花!……
師總結:同學們,荷花是美麗的,它不僅外表美,內在也很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依然那么純潔,那么努力向上,讓我們熱愛自然,熱愛荷花,熱愛生活吧。
五、作業(任選一項完成)
1、畫一幅荷花圖。
2、寫一首贊美荷花的小詩。
3、辦一期有關荷花的手抄報。
4、深情地頌讀課文。
三年級語文創新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通過各種方式地朗讀達到背誦的目的。結合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通過對讀、賽讀感受一家人對大海的愛,理解海的氣息塑造了“我”的品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品味詩歌語言,感受詩歌的意境。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ppt課件
視頻短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播放大海的視頻后問學生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名說)引入課題《海浪》
二、新授
1、師范讀詩歌,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觀察詩的格式和以前學習的詩歌有什么不同?
2、向學生介紹階梯式詩體
3、學生自讀詩歌,圈出本課要求認識的4個生字
4、課件出示4個生字,指名認讀、組詞說識記方法
5、指名讀文,同時思考問題(大屏幕出示問題)“詩歌中寫了哪幾個人物?他們用什么樣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海浪的喜愛?”
6、誰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師相機板書:爸爸、媽媽、我
7、爸爸用了什么方式?(錄音)那你能說說爸爸喜歡的是海浪的什么嗎?(聲音)
過渡語:是啊,那海浪是個多變的家伙,時而輕柔,舒緩;時而波濤洶涌,巨浪滔天。爸爸怎能不喜歡呢?下面我們伴著海浪聲,讀第一小節來感受爸爸對海浪的喜愛之情。(出示配有海浪聲的圖片)
8、那么媽媽用了什么方式?她又鐘情于海浪的哪個方面呢?(把海浪曝光在軟片里。說明媽媽喜歡看海浪)想一想在媽媽的照片里會看到些什么呢?(生自由說)師:同學們說的很美,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海景圖,些看嗎?好,我們一起看一看。(向學生展示海邊圖片)看了這些你們有什么樣的感覺?(美)那讓我們帶著美美的心情來讀一讀第二小節吧。(指名讀)我們還可以把海浪裝進什么里呢?(課件出示“把海浪在他(她)的里。”)讓學生說句子。
過渡:那么作者呢?(齊讀3、4、5小節)
9、誰能說說作者喜歡什么?海浪帶給他哪些好處呢?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呢?能抓住幾個詞語說一說嗎?
經過同學們的回答,相信你們都感受到了大海的寬廣,并從中得到了勇氣。讓我們來讀一讀吧,讀出你的斗志昂揚,獨處你的遠大理想。(指名讀3、4、5小節)
三、鞏固練習
1、男女生對讀詩歌(男1、3小節,女讀2、4小節,齊讀第5小節)
2、男生讀一遍,女生讀一遍。
3、試著背誦全詩
4、理解加點詞的意思(課件出示課后題)
四、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可以用哪些詞語來描寫大海嗎?(生說)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你們愿意記住他們嗎?(出示詞語)讓同學們抄寫到積累本上。
小結:大海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等待我們去探索和分享,現在讓我們乘著海浪,再次感受作者對大海的深深眷戀。有感情地齊讀詩歌。(伴隨海浪音樂)
作業: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寫一些自己心中的大海
板書設計:
海浪
爸爸——“錄”媽媽——“照”
我——“學”
深沉、堅毅、無窮無盡······
三年級語文創新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富”等11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富”等12個字和“群島”等27個詞語,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正確認讀多音字“參”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梳理課文條理,概括各自然段意思,知道一個自然段講一個中心意思,講這個中心意思的句子叫關鍵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別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4.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和課文的語句,向別人介紹西沙群島。
5.在教科書中選一幅圖,寫幾句話。
重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2、3、4。
難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4、5。
教學準備:
教師:“富”等11個會認讀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學PPT。
學生:每人一套“富”等11個會認讀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注:1.教學過程中的“反饋指導”指的是采用班級的組織形式進行交流匯報,以獲取學生學習結果以及思維過程,相機進行指導達標。2.學生答案,注意指導符合語法規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設計中不再說明。)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一)閱讀單元導讀,明確單元主要教學目標。
1.出示任務:默讀單元導讀的兩段話,想一想,這個單元學習的是關于什么內容的課文?這個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有哪些?分別用不同的符號標示出來。
2.反饋指導。(PPT出示單元導讀)
預設:
這個單元學習的是關于祖國美好山河的內容和熱愛、贊美祖國美好山河情感的課文。
這個單元的主要學習目標有兩個: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習作要圍繞一個意思寫。
3.小結:通過對單元導讀的學習了解,我們知道,這個單元的課文內容,都是關于祖國美好山河的內容,以及表達熱愛、贊美祖國美好山河的情感的。這個單元有兩個主要教學目標:(1)通過課文的學習,要知道什么是關鍵語句及其在閱讀理解上的作用;(2)習作要嘗圍繞一個意思來寫。
(二)導入,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三年級語文創新教案篇7
課前激趣
1、猜謎:
“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
2、背誦古詩
《江南》等。
一、激趣導入
1、課前播放音樂,學生閉上眼睛欣賞。
要求:音樂帶給你怎樣的的畫面?
交流:請你用最簡潔的話告訴我,音樂帶給你怎樣面?
2、過渡導入
從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愛的對象,描寫的詩詞數不勝數,人們之所以喜歡荷花就是因為她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荷花的課文,是我國教育學家、文學家葉圣陶爺爺寫的。
板書課題:1、26、荷花(看老師板書,這兩個字都是草字頭,因為他們都屬于花。)
2、齊讀課題,指導朗讀。(荷花這么美應該怎樣讀,再來一遍。)
3、初看荷花。
A、想看荷花嗎?(播放荷花錄象)
要求:讓我們插上音樂的翅膀到荷花池畔去看看,老師有個建議看的的時候同桌可以指指戳戳討論以下,看你能用一個怎樣的詞來形容你所見到的荷花。
B、學生交流。
4、過渡進入第二小節。
相看兩不厭,唯有白荷花,我覺得大家都是偉大的詩人,把荷花描寫的那么迷人,想看看爺圣陶爺爺筆下的荷花嗎?()讓我們,一起走進葉圣陶爺爺的荷花世界吧。
二、教學第二小節。(出示內容)
1、帶問題自由朗讀第二小節。
要求;用心去感受感受,你覺得葉圣陶爺爺筆下的荷花怎么樣?
交流。
2、帶著問題再讀第二小節。
要求;畫出你認為最美的句子,讀讀,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交流。
a、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挨挨擠擠”、“碧綠”、“大圓盤”(課件出示圖片)
你能把你的感覺讀好嗎?(指導朗讀)
b、白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抓“冒”
(a)如果這篇文章讓你來寫在這里你用一個什么字?(肯定用冒字的精確)
(b)荷花從這么多的荷葉中冒出來想干什么呢?(鼓勵)
c、有的……有的……有的……(每種姿態的荷花配圖,指導朗讀。)
3、齊讀課文。
多美的白荷花啊,生機勃勃,讓我們一起來有滋有味贊美這迷人的荷花。
三、教學第三小節。
1、葉圣陶爺爺寫了三種姿態的荷花,還有其他姿態的荷花嗎?想看嗎?(播放圖片)
學生帶著要求看圖片。
要求:仔細觀看圖片,把你最喜歡,印象最深的一朵深深地印在腦中,呆會講給我們聽。要是給你講的荷花再加上動作那就更好了。
交流。(師輔導為荷花加上動作表示。)
2、導讀9這么多的白荷花……那一朵也很美。把眼前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A、學生讀第三小節。猜猜這位了不起的畫家是誰?
交流。(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4、齊讀課文。
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讓我們熱愛的大自然的同學一起與這位偉大的畫家對話吧。
四、教學第四小節。(出示內容)
1、播放錄音帶。
2、激讀
想不想與錄音帶比一比。
學生自讀課文。
3、交流朗讀。
A、誰來作第一荷花?第二多朵?第三朵?
B、還有更多的荷花嗎?齊讀課文。
4、內化感悟。
這次讓我們閉上眼睛,靜靜地,靜靜地用心去看,用心去聽,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你感覺到了什么?感覺到自己仿佛自己成了什么?
交流。
5、齊讀課文。
荷花是那么的美麗動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迷人,荷花的魅力是呢么令人難忘,我們陶醉了……
五、小結
1、此時此刻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贊美荷花的美麗,大自然的神奇呢?(同桌交流)
2、交流。
六、小練筆。
讓我們也來作回作家,模仿葉圣陶爺爺的荷花也來寫寫自己的荷花。
1、荷花你真是千姿百態……
2、忽然,我仿佛自己成了一朵荷花……
自己選擇一個喜歡的題目來寫一寫。
七、總結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