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簡短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簡短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沒有了可以用“0”來表示,引起幼兒對生活中出現的“0”的興趣和思考。
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數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活動準備:
1、10只籃子,依次放入數量為9,8,7,6,5,4,3,2,1的實物玩具,第10只籃子內不放玩具。
2、多媒體課件(有關“0”的課件,尺、溫度計、門牌號、車牌、比分牌、球衣編號)。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數字“0”
1、依次出示籃子里的玩具。
提問:籃子里有什么?用數字幾表示?(復習數字1-9)
2、第10只籃子內沒有放玩具,知道沒有用數字“0”來表示。
3、感知“0”的形狀。
4、讓幼兒說說還有什么沒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討論
1、教師: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0”。
2、幼兒自由講。
老師放多媒體幻燈片,幫助幼兒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東西沒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沒有。
(2)濕度計上的“0”表示濕度0度,越往上溫度越高,越往下的溫度越低。
(3)車牌、門牌、電話號碼、年歷、球衣上的“0”表示一個數字。
(4)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5)球賽時比分牌上的“0”表示沒有進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進了一個球。
3、總結。
“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義。
三、觀看表演
1、復習0-10的排序。
2、知道“0”在自然數列中的位置。
3、啟發幼兒說出“0”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比其它數字大。
四、游戲“找朋友”
1、要求兩個數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誰大誰小,大數字娃娃站著,小的數字娃娃蹲下。
2、要求兩個幼兒能聽音樂找朋友,并能根據老師出示的數字用相應的身體表現出來。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簡短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運用各種材料變出梯形的方法,進一步認識梯形的特征。
2、喜歡操作各種材料,擺出各種梯形。
活動準備
1、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圖卡若干。(拼擺用。)
2、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紙卡。(折疊用。)
3、火柴棒若干。
4、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進一步認識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圖卡。
這是什么圖形,我們為什么給它起了個梯形的名字?
2、梯形有什么特征?(梯形有兩條平平的邊,還有兩條斜斜的邊。)
二、分組操作活動:擺一擺,擺出各種梯形。
1、老師這里有火柴棒,這些火柴棒都是一樣長的,我可以用火柴棒擺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你可以火柴棒擺出一個梯形嗎?
2、幼兒用操作材料試一試,擺出各種圖形。
3、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相互觀摩交流。
三、分組操作活動,拼一拼,折一折。
1、介紹并示范。
(1)、老師這里有兩個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我把兩個最長的邊拼在一起,變成了一個什么形狀(正方形)?老師這里有很多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圖卡,你可以用它們拼出一個梯形嗎?
(2)、這里還有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紙卡,我可以用一個長方形折出兩個正方形,一個正方形折出兩個三角形,你能用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紙卡折出梯形嗎?
2、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相互觀摩交流。
四、引導幼兒翻開幼兒用書第37面。
1、小動物們也在玩梯形游戲,我們看看它們用什么材料變出梯形的。
2、小結小動物的操作方法。(用兩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拼出梯形;長方形的紙沿虛線向里折;三角形的紙沿虛線把上面部分剪去;用棉簽首尾相連擺出梯形。)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簡短篇3
活動目標:
1、能夠通過對應數數的方式比較兩組物體的多與少;
2、學習8的形成,知道7個添上1個就是8個;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喜歡數學活動。
活動重難點:
1、重點:能夠通過對應數數的方式比較兩組物體的多與少。
2、難點:學習8的形成,知道7個添上1個就是8個。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小花籃若干,桃花瓣若干,小椅子若干,繪本角色頭飾9個,學習單和筆人手一份。
2、經驗準備:幼兒已閱讀《奔跑的古古》的繪本。
活動過程:
一、創設請客情境,導入活動
教師扮演故事中的古古,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創設請客情境,導入活動。
師:今天古古要請故事中小伙伴去他的家里做客,我們來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二、游戲:古古請客
1、教師扮演古古,布置請客的場景(擺放7張椅子),并請8名幼兒分別帶上不同的頭飾,扮演小客人開始“入座的游戲”。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古古家里的小椅子夠小客人坐嗎?誰多誰少?”“如何讓每個小客人都有一把椅子坐?”
3、教師小結:“7把椅子添上1把就可以讓8個小客人都有椅子了。”
三、游戲:古古送禮物
1、教師給每組分發小花籃(每組8個幼兒扮演客人,1個幼兒扮演古古),在小花籃里放7瓣花瓣,請一組的幼兒將小花籃中的花瓣送給小客人們,每個客人送一瓣花瓣。
2、引導幼兒數數花瓣的數量并討論:“是否每個客人都能收到小花瓣呢?誰多誰少?”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應該如何才能讓每個客人都收到一瓣桃花瓣呢?并請幾名幼兒分享交流,同時扮演古古再次送花瓣。
四、操作活動
1、教師介紹學習單上的任務。
2、教師分發學習單和筆,觀察并指導幼兒。
五、活動結束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桃花瓣,并送桃花瓣給鄰居好朋友,看制作的桃花瓣的數量多還是鄰居好朋友的人數多。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簡短篇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5以內的數量,初步張握6的形成。
2、培養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每人一套精美的小夾子,娃娃紙盤、小紅點。
活動過程:
一、復習5以內數。
游戲:1、聽鈴聲夾夾子。
鈴聲開始,往身上夾夾子,鈴聲停就停,數一數夾了幾個夾子,并說出總數。
2、聽鈴聲舉數卡
鈴鄉開往身上夾夾子,鈴聲停,數出夾子總數,并舉出相應的數卡。
3、聽鈴聲夾夾子教師敲鈴,幼兒根據所敲鈴聲次數和提出的問題夾夾子,并準確的說出相應的數量。
二、學習6的形成
1、探索6的形成。
以娃娃和夾子做游戲的形式,為娃娃夾5個夾子然后提出,怎樣使5個夾子變成6個夾子的問題。
小結:5個夾子添上一個夾子是6個夾子。5添上1是6。
2、探索用圓點表示夾子的數量。
以娃娃點紅點的形式提出問題:娃娃要和架子一樣多的紅點。請幼兒想辦法,操作并說出來是怎樣使紅點和夾子一樣多的。
(1)先點數夾子是幾個,再數出與夾子一樣多的紅點。
(2)取一個紅點與夾子對應粘貼,然后數出紅點總數。
幼兒手指實物與圓點,邊指邊說“一個夾子一個圓點……”
小節:6個紅點可以表示6個夾子。
3、認識數字6說一說6可以表示什么物品。
三游戲:《挑兵挑將》
將幼兒分成兩隊,對誦兒歌“干草垛,叉兵刀,我的兵馬讓你挑,要幾個?要X個。游戲反復進行2――3遍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簡短篇5
活動名稱:紐扣分類
活動目標:
1、能按照一個以上的共同特征給紐扣分類,會記錄分類結果。
2、復習點數6以內數量的技能。
3、樂于參與操作活動,感受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大記錄紙一張;幼兒人手一份紐扣、二個盤子、一張記錄紙、鉛筆;投影設備。
活動過程:
一、導入:觀察老師衣服上的紐扣,數數有幾粒。
二、觀察多樣的紐扣。
1、師:小朋友,這些都是什么呀?(紐扣)數數一共有幾粒?這些紐扣是什么樣的?(幼兒相互交流)
2、師:這些紐扣看上去不一樣,但他們也有一些相同的特點。請你說說這些紐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師:這些紐扣擠在一起,多難受呀,請小朋友按紐扣上的一個相同特點把紐扣分成兩份,還要在記錄紙上寫下來。
4、觀察記錄紙,說說標記的意思,討論記錄方法。
5、請一個幼兒表演分類方法并記錄。
6、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分類與記錄。教師巡回指導。
7、請個別幼兒展示記錄結果,表演并講述分類方法。
三、紐扣拼畫。
1、師:紐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還可以拼成漂亮的圖畫呢。你能用紐扣拼出什么呢?請你數數你拼了幾粒紐扣。
2、展示幼兒拼畫作品,個別幼兒講述,其余互相欣賞。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簡短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認識平面圖形的興趣及探索的欲望。
2、發展幼兒較敏銳的觀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動難點: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動準備:
音樂、幻燈片、梯形和長方形人手一份、圖形石子路、小信封裝著各種圖形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出主題
1、出示小白兔的幻燈片,引導幼兒觀察小白兔的房子是由什么圖形組合而成的。
2、感知梯形的特征。(四個角、四條邊、上下兩條邊平行、長短不一)
3、長方形和梯形相比較。
二、觀察了解梯形的特征,加深對梯形的認識
1、出示小白兔家其他地方的梯形,讓幼兒認識,加深對梯形的了解。
2、出示幻燈片的梯形,讓梯形按不同的方向旋轉,加深對梯形的了解。
3、教師再次總結。
三、游戲《尋找梯形》
1、出示小白兔設計好的石子路,讓幼兒認識設計稿里面的圖形。
2、請幼兒幫忙,完成梯形石子路的設計。
3、幼兒和教師一起檢測梯形石子路。
4、放音樂,踩著梯形石子路去郊游。
活動反思:
我設計本節活動,主要從幼兒對平面圖形認識開始,因為梯形的概念是一組對邊平行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但由于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梯形的概念不易理解就不要求幼兒用語言來描述梯形特征。本節活動我通過三個環節來完成。首先讓幼兒感知梯形的多樣化,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真正理解認識梯形,最后用游戲鞏固本節活動。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都愿意參與到活動中,互動也不錯。我感覺本目標完成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