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憲法的演講稿
生活中,法律無處不在,人人都要養成學法,懂法,守法的好習慣,做好公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于學習憲法的演講稿簡短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關于學習憲法的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憲法與你我形影相隨》。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被賦予國家最高的法律效力。如果說憲法是“母法”的話,那么其他法律如刑法、民法等則是“子法”了,母子諸法緊密聯系,構成了一個制度健全的法治社會。
在我眼中,憲法如一灣清清的泉水,可以洗滌我們的心靈;在媽媽眼中,憲法是一個溫暖的太陽,可以驅走黑暗,帶來光芒;在爸爸看來,憲法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隨時為我們遮風擋雨。
就拿我的一天來說吧,憲法與我形影相隨。早上我和媽媽去書店看書,竟然在一本兒童文學散文集上發現了一篇與我之前寫的稿件很像的文章,但上面的署名竟然是佚名。我拿出手機翻找我在博客上的作品,時間比此書出版時間早了一年多。我趕緊聯系了出版社,可工作人員卻說小孩沒有著作權,這令我氣憤不已。我連忙在網上搜出我國《著作權法》第二條:凡是中國公民就有著作權等內容。這些內容是依據《憲法》第47條規定的。最終我獲得58元稿費,雖不多,但卻體現了我國的司法平等。
下午,我和媽媽去超市買了很多東西,可就在我們結完賬,準備通過防盜門離開超市時,卻被保安叔叔攔住了,說我們拿了超市東西未付賬,要對我們進行搜身。而我和媽媽告知他,《憲法》第37條第三款規定: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警察叔叔對防盜門進行檢查后,發現是防盜門出現了故障。保安和店長給我們道了歉,我很高興,我們又一次用憲法這個神圣的武器捍衛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晚上我們一家人去餐廳吃飯,結賬時老板說如果不開發票,可以便宜八元。我本想答應,可爸爸拒絕了,他說是否開發票關乎國家的稅收問題,《憲法》中明確指出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如果不開發票,老板就可能偷稅漏稅。如果人人都這樣,那么國家就無法用稅收支持國防建設,無法科技創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了。一張發票的使命真不小呢!
同學們,憲法神圣不可侵犯,憲法就在你我身邊,與我們形影相隨,希望大家知法、懂法、守法,進行憲法宣誓,弘揚憲法精神,爭做時代新人。今天,我們是莊嚴憲法的受益人,明天我們將秉承憲法精神,努力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關于學習憲法的演講稿(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薊州區第一中學的__X,演說開始之前,我想問問大家,提到憲法,你們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溫度,是色彩還是重量?可能是利劍出鞘、也許是陽光雨露。而我首先想到的,是聲音。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聽,憲法的聲音》。
今年的五月二十二日,一個悲痛的消息覆蓋全網,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去世了。這樣一個用種子改變了全世界的偉人,生前曾對浪費糧食的行為憤怒發聲:浪費糧食就就是犯法!終于,反糧食浪費法出臺,袁老的話,成為了現實。
實際上,早在許久以前,憲法第十四條就明確規定,國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同學們,如果你此時豎起耳朵仔細聽,你就能聽到憲法對你說:“生活在中國,勤儉節約、豐衣足食是你永遠可以言說的一種驕傲。”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掃黑風暴》有許多人都看過,劇中保護傘和黑惡勢力相互勾結,一手遮天的情形令人心驚肉跳。結局中,警察何勇的一句話讓我感慨良多:“法律存在的意義,就在于最大程度的保護公平和正義的實現。”其實,整部電視劇中,最大的法律意義,就在于維護人權。為公民申冤也好,掃黑除惡也罷,無不體現了我國對人權的重視。現實中,我們做的更早、更多、更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人權的最大尊重。
憲法第三十三條指出,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有憲法庇佑,我們能健康快樂的生活。同學們,你們聽,憲法在鄭重的宣誓:“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致平等!”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我們的環境改善了許多,還記得幾年前,冬日里霧霾嚴重的時候,天空灰蒙蒙的,壓抑的讓人心口發悶。可現在呢?藍天白云,晴空萬里的日子越來越多,燦爛的陽光透過蒼翠樹冠的縫隙,灑下一地的斑駁。--年一月一日,國家開始正式實行環境保護法,而憲法第二十六條的內容為“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耳邊是否有一個聲音,那是憲法在說:“別擔心,國家保護環境,憲法永遠伴隨!”
各位,快聽,那是憲法的聲音啊!或溫和勸阻亦或鄭重宣誓。我們聆聽著憲法長大,滿懷驕傲的見證國家進步,民族壯大。相信不久的未來,我們定會接過時代的大旗,在憲法的陪伴下,和偉大的祖國一起走向輝煌!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關于學習憲法的演講稿(篇3)
憲法的生命和權威在于實施。但不容否認的是,一段時間以來,在保證憲法實施方面,我們的不足也很明顯。憲法“高高在上”,成為純粹的政治宣言;一些地方政府屢屢出臺立法性紅頭文件,“違憲”現象頻發;人民群眾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的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樣的大背景下,設立國家憲法日更像是一項人心工程。通過一種常在性的典禮和儀式讓憲法精神深入人心,讓尊重憲法成為社會信仰,這對于我們不斷提高憲法的影響力和實施水平,意義重大。
依法治國,是現代國家趨同的政治選擇,但這并不意味著必然要出現面目完全一樣的政體狀態。綜觀世界各國法治進程,大凡搞得比較成功的國家,無一不是較好堅持了法治一般理念與本國特定國情的創造性結合。在我國,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一樣,都是憲法明確規定的,都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這是扎根中國土壤、立足中國特色的理性選擇、智慧選擇。與西方“憲政”單純強調國家權力的分權制衡、輪流執政、集團分利等不同,我們的法治強調的是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樣的制度設計無疑更全面、更有效、更有針對性。對此,我們完全有必要理直氣壯地講、大張旗鼓地講,起到正本清源、以正視聽的效果。
法治文明,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標志。從憲法出發,我們就會走上建設法治國家的通衢大道;以憲法為基石,我們就能獲得黨和國家興旺發達的蓬勃偉力。
關于學習憲法的演講稿(篇4)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國法制宣傳教育日,
今年12月4日更是我國首個國家憲法日,也是第十四個全國法制宣傳日。
根據上級通知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今年124期間,要大力開展法治宣傳系列活動。
20__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設立國家憲法日。設立國家憲法日是法律界由來已久的呼聲。12月4日是中國的全國法制宣傳日。之所以確定這一天為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因為中國現行的憲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實施。--提出了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的要求,全國人大便擬以立法形式設立國家憲法日。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
國家的《決定》還指出,十二月四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將每年十二月四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
設立國家憲法日,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設立國家憲法日,是一個重要的儀式,傳遞的是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理念。設立國家憲法日,不僅是增加一個紀念日,更要使這一天成為全民的憲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舉國上下尊重憲法、憲法至上、用憲法維護人民權益的社會氛圍。設立國家憲法日,也是讓憲法思維內化于所有國家公職人員心中。權力屬于人民,權力服從憲法。公職人員只有為人民服務的義務,沒有凌駕于人民之上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
為什么要全民學法呢?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法律就是我們全社會每個人都要遵守的規矩。是的,我們每天的`學習、生活都要遵守基本的規矩,各項法律法規規范著我們行為,如升國旗時,《國旗法》對我們的行為要求就有約束;在上課、學習方面,《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就對我們有所要求;在回家過馬路時,《道路交通法》就對我們的行為進行了規范;在扔廢品和紙屑時,《環境保護法》、《愛國衛生條例》、《小學生守則》等也都作了相應的規定;在對待殘疾人的關愛行為方面,《殘疾人保護條例》也作了具體規定;在學生上網方面,《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作了明確規定。一句話,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處處涉及到法。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則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國家制定其他一切法律法規的依據,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都必須了解《憲法》的內容,遵守《憲法》的各項規定。
總之,各項法律都是為著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制定的,如果每個人都能遵紀守法,那我們的社會就更加和諧,人民的生活就更加美好。同時,我們要知道:法是規范我們言行的基本準繩,它給我們指明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做,我們只有嚴格守法,才能在學習生活中健康快樂地成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小朋友法律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社會的穩定程度。那么,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自覺做到學法知法守法護法,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這是祖國對我們的期望,是黨和人民對我們的期望。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回應祖國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吧。
關于學習憲法的演講稿(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國旗高揚,熠熠生輝;憲法至上,深入人心。憲法是每個中國人應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根本法則。我們生在國旗下,長在春風里,沐浴著憲法的光輝,目光所及之處皆為華夏,我們身上承載著祖國的希望,肩負著振興中華民族的崇高使命。在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我們也要認真學習憲法,敬畏憲法,成于憲法,以實際行動捍衛憲法尊嚴。
成于憲法,需學習憲法。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也是我們的“母法”。我們的日常生活靠以憲法為基礎制定的許多部“子法”來維系。我國法律規定了我們公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我們清楚地知道在平時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一旦違反法律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如果說道德是人們追求的最高要求,那么不違法律法規則是我們的最低要求。在校園中如果沒有法律法規來規范我們的行為,任我們肆意妄為,那么我們進入社會以后將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我們學生要學法、懂法、遵法。
成于憲法,需敬畏憲法。“真正的法律不是刻在大理石上,而是刻在人們的心里。”2007年7月9日,越秀區法院對一個9名少年組成的團伙進行了一審宣判。這9名少年,年齡最大的17歲,作案時才16歲,最小的14歲,在短短的7個多月時間里,結伙搶劫中小學生18次,涉案金額最多的達到16412元,最少的也達到了916元。首犯岑某,年僅17歲,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并處罰金5000元,其他被告分別被判處11年至緩刑3年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500元至9000元。正因為有憲法為社會建造起一副鋼筋鐵骨,才讓社會的準繩得以形成和維護,才成為青少年的保護傘。同時它也需要我們莊嚴地認識它、維護它、踐行它。
成于憲法,需遵守憲法。思想指導行動,學習在于運用,這就需要我們中學生在學習生活、社會生活中時時處處規范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范。養成遵守和維護憲法的習慣,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如嚴肅認真地參加升國旗、唱國歌等儀式,刻苦學習,認真完成每次作業,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等。
欲成方圓而隨其規矩,則萬世之功形矣,而萬物莫不有規矩,議言之士,計會規矩也。不是一句一句地背誦憲法才叫尊重,而是真正地學習它,敬畏它,遵守它。因為憲法是真理的波濤,是永恒的火焰,是屬于我們中國獨一無二的法寶。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于學習憲法的演講稿(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憲法,講憲法”。
--年12月4日,我們迎來我國的第八個國家憲法日。前兩天,我聽到有的同學說:“憲法離我們太遙遠了,等成年之后再學吧。”并不是這樣的,憲法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是什么帶給我們美好生活?是憲法。我們第一次睜開眼睛看世界,是她賦予了我們公民的身份;第一次課堂啟蒙,是她讓我們接受教育;第一次宣誓,是她讓我們真正進入有責任有擔當的成人世界;第一次莊重地填寫選票,是她賦予我們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第一次出遠門,是她讓我們的每一步都有滿滿的安全感;第一次邁入社會,是她賦予我們勞動的權利;第一次帶薪休假,是她賦予我們休息的權利……人生有無數個第一次,都離不開她賦予我們的權利以及對應每一份義務。當規則變成習慣,當精神化為自覺,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三個“W”的含義——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憲法是什么呢?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法系的核心,它在全面依法治國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憲法,神圣而不可侵犯。
在這個新時代,我們每位公民都應該學習社會主義法律知識。現在國家大力提倡學憲法講憲法,政治課有憲法,每個星期都有憲法主題活動,促進每一位學生學習憲法;學校開展演講活動、社區舉辦畫板活動,讓每位公民都更加了解憲法。憲法在這個新時代,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隨著青少年的逐漸成長,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的思想觀念呈現多元化趨勢,這也意味著我們將受到各種事物的影響。我們能很快接受周圍的新鮮事物,但卻缺乏足夠的鑒別力,容易產生困感、迷茫。這時的我們不僅要學習憲法等法律知識,而且要遵法、守法、用法,用法律約束我們的言行,用法律指導我們前行。
我們手機上有個名為“學習強國”的軟件,里面講了很多關于法律、關于憲法的知識。我們可以便捷地在這里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憲法,以期將來為國家做貢獻。
一個國家的進步,印著青年的足跡,一個國家的未來,寄希望于青春的力量。當站在時代的潮頭,回首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著中國前途光明的未來,我們因為有憲法且踐行憲法,才擁有一個充滿和諧、平等、法治的社會,我們才可以去學習,才可以去追逐我們的夢想。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關于學習憲法的演講稿(篇7)
“地鐵剛過了一站,開往第二站的時候就停在中間走不動了,車廂慢慢地往里滲水,所有人都傻了。”
“媽媽,我可能快不行了!”
“有人來了!消防隊的叔叔在使勁地砸車廂玻璃,一下、兩下、無數下,終于把玻璃砸開,我們可以恢復呼吸了!”
今年7月20日,河南鄭州經歷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上面這段話來自一位暴雨中被困在鄭州地鐵的姑娘。那一場暴雨,奪走了數十位同胞的生命,造成近千億的財產損失。
洪災牽動著全國人的心,國家應急搶險機制迅速反應,許許多多的軍人、消防隊員、醫生、志愿者奔赴災區,幫助鄭州同胞恢復生活秩序。短時間內,鄭州挺過了難關,重現往日的煙火繁華。
國有常法,雖危不亂。于國家言,法如天降甘霖,如和煦陽光;于公民言,法如鋼鐵鎧甲,如楷模標桿。這個法,就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
剛剛閉幕不久的東京殘奧會上,我國殘疾人運動員取得了96枚金牌,60枚銀牌,51枚銅牌的優異成績,雄踞金牌榜和獎牌榜榜首。這也是中國體育代表團連續第五次位列夏季殘奧會金牌榜和獎牌榜雙第一。賽場上,殘疾人運動員們在賽場上挑戰極限、忘我奮斗,為祖國爭奪了榮譽;賽場外,十幾億同胞默默關注著賽事,沒有歧視,只有感動。憲法給予了每位公民平等的權利,所有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實現人生價值。這很好的體現了:什么樣的憲法,造就什么樣的國家。
張桂梅奶奶,在政府資助下創辦華坪女中,十一年間,1800余名貧困女孩兒走出大山、圓夢大學。張桂梅奶奶有大愛情懷,一輩子對黨忠誠、為民奉獻、堅韌執著、克勤克儉。而支持她走下去的正是以堅持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堅持改革開放、實事求是的“憲法”精神融進了社會發展進程的每一顆細胞里,融入了每個公民的血液里。以“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為宗旨的教育脫貧攻堅讓《憲法》的光輝輻射到了每一個渴望上學的孩子身上。當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高聲誦讀《憲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時,伴著《憲法》封面閃耀的國徽,我們熱淚盈眶。
一紙憲法,重于泰山!憲法中的每一句都凝聚了14多億中國人民的信念與希望,閃耀著正義與未來的光輝。今天,我們是中國青少年;明天,我們是國家建設者和接班人。讓我們一起知法學法守法護法,用實際行動開創祖國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