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_方案策划方案模板下载

寫方案網 > 教學教案 > 小學教案 >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

時間: 新華 小學教案

好的教案應該包括合理的教學過程,包括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課堂小結、布置作業等環節。寫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1

設計說明

1、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常用的時間單位時、分、秒和24時記時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2、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率。因此在設計本節課時,始終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主線。引入新課時通過呈現北京的小蘭和烏魯木齊的古麗的'活動情境圖,引導學生思考8時古麗才起床,而小蘭已經開始上課的原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完全進入情境,進而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3、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依然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制表、評表的過程中自主探究、動手實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始終發揮引導和組織的作用。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時鐘模型

學生準備:時鐘模型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獲取信息。

提問:你從圖中獲取了什么信息?

預設

生:8時的時候北京的小蘭在教室里認真地上課,而烏魯木齊的古麗才剛剛起床,正在穿衣服呢。

師:同學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生:因為兩地的日出時間有差別,新疆的日出時間比北京要晚大約2時。

2、揭示課題:同學們知道的知識可真多啊,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這兩個地方上課時間表的有關問題。(板書課題:時間表)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圖中兩個小朋友作息時間的不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為新知的學習作鋪墊。

經歷過程,體驗感知

1、看一看,說一說。

(1)課件出示教材72頁第一幅主題圖和下面的兩個時間表,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2)交流所得,學生匯報。

預設

生1:我發現了兩所學校每天上午都有四節課。

生2:我發現了從上午第一節課到午休結束,新疆民族小學每節課的上課與下課的時刻都比北京啟明小學推遲2時。

生3:我發現了兩所學校每節課都是40分,午休時間都是1時25分。

生4:上午11時35分小蘭開始午休,古麗卻剛剛做完眼保健操。

2、根據時間表解決問題。

(1)出示問題:上午第二節課,小蘭和古麗都看了一下表,她們看到的可能分別是哪個時刻?(出示教材72頁三個鐘面)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3)個別學生匯報解決問題的方法。

①需要分別在兩個時間表上找到上午第二節課的上課和下課時間。

②分析這段時間時針與分針的位置特征。

③利用排除法把時針和分針不具備上述位置特征的鐘面去掉,保留下來的鐘面就是所求。

(4)匯報答案。

第一幅圖是小蘭所看到的鐘面;

第三幅圖是古麗所看到的鐘面。

3、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補充時間表。

(1)出示小蘭和古麗的對話內容。

小蘭:下午從13:00開始上兩節課,第五節課后是1時的大課間,然后上第六節課。

古麗:我們下午從15:00開始先上兩節課,然后是1時的課外活動。

(2)組織學生認真讀對話內容,理解意思后獨立補充時間表。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2

一、填空。

1、筆算加減法時,都要把(    )數位對齊,從(   )位算起。

2、筆算加法時,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    ),就要向(   )一位進(   )。

3、460+350 > 700+(    )  

17+38 < 20+(    )

4、估算504-98的結果是(   ),計算結果是(   )。

5、兩個加數的和是768,其中一個加數是339,另一個加數是(       )。

6、某小學有女生458人,比男生少75人,男生有(       )人,一共有(       )人。

7、比720多290的數是(    ),170比(   )少350。

8、按規律填空。

①320、380 、 (    )、 (    )、 (    )

②900、(    )、800 、750 、 (    )、 (    )

9、把下列算式按從小到大排列。

700-220  361+180   7800-260  170+290

二、判斷題。(在括號里打上“√”或“×”)

1、在加法計算中,和一定比兩個加數都大。(     )

2、最小的三位數減去最小的兩位數的差是10。                   (     )

3、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和一定是三位數。         (      )

4、一個三位數減一個兩位數,一定得到一個兩位數。                   (       )

5、的四位數加1得到的五位數。(       )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復習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強化“平分”的概念,掌握有關分數的知識。

2.能力目標:能用折紙、涂色等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折紙游戲

A1米長的紙帶被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紙帶的長度是1米的(),是()米。

B1米長的紙帶被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紙帶的長度是1米的(),是()米。

C1米長的紙帶被平均分成()份,每一份紙帶的長度是1米的(),是()米。

二、鞏固新知

1.P67/1學生獨立完成后核對。

(1)說說錯的理由(沒有平均分)。

(2)你是怎么想的?

(3)說說錯的理由。正確的應該怎樣寫?

小結:只有在把這個整體平均分的時候,才能用分數表示。還要看清楚把它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一份是多少。

2.P67/2說說3/8、2/5、4/5分別表示什么?按所給分數涂色,在組內交流。

小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3.P67/3學生獨立完成后核對。

(1)你是怎么想的?(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43)

(2)對部分學生容易寫錯的2/5進行糾錯。

(3)學生匯報,這幅圖你是怎么看的?怎樣用分數表示?學生常見的回答是:

生1:有21個長方形,其中紅色的有9個,就是9/21。

生2:把3個長方形看作1份,共有7份,紅色部分占其中的3份,就是9/21。

4.P67/4

(1)你是怎么想的?(要圈1/4,就是把8朵花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2朵,所以圈2朵)學生圈。

(2)學生獨立完成后核對。

三、拓展練習

折一折,涂一涂,說說它所表示的意義:

1.長方形的3/4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狀不同,都能用3/4表示?

2.等邊三角形的1/3學生介紹方法。

3.拿出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紙張(圓形和正方形),選一張你喜歡的圖形,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幾分之幾。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覺得對于“分數”這個知識,有些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4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六冊第242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生活圖片,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將簡單圖形平移。2、在探索物體或圖形的運動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3、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的世界,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學習情感。

教學重、難點:能將一個圖形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進行平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課件,演示火車、電梯、纜車、風扇、旋轉木馬、鐘擺擺動的動畫。

師:這幾種物體的運動方式相同嗎?它們分別是怎樣運動的?請大家用手勢比劃。你能根據它們的運動方式分類嗎?先在小組里商量商量吧,你是怎么分的?為什么要這么分?

學生說分類的方法

師:像上面這三種(火車、電梯、纜車)都是沿著直線運動的,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平移;而像(風扇、旋轉木馬、鐘擺)都是繞著一個固定的點轉動的,這樣的運動方式我們就稱為旋轉。

平移和旋轉是物體的兩種不同運動方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是很多的,你還見到過那些物體的平移和旋轉?學生舉例說明。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移和旋轉。

二、新知探索

1、觀察討論,感知平移的距離。

師:出示小兔搬家圖,看這三只小兔正忙著搬家呢,出示簡化的格子圖,瞧,小房子的運動方式是什么?(平移)向哪個方向平移的?(右邊)

小兔子們覺得累了就停下來休息。(出示3段錄音)

第一只小兔說:你們看,我們的房子向右平移了3格。

第二只小兔說:不對,向右平移了5格。

第三只小兔說;你們說的都不對,我們的房子向右平移了7格。

師:你們同意哪種說法?在小組里說說。

學生匯報各自的想法。(結合畫面指一指,動態演示平移的過程。)

2、動手實踐,理解平移的距離。

師: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例圖),在左邊的圖上找到一個你最喜歡的點,再到右邊的圖上指出它平移后的位置,并數一數,說說它向右平移了幾個。

師:你選的是哪個點?它平移后的位置在哪里?平移了幾格?

指名學生回答

師:還有誰和他選的不一樣?你們找的點向右平移了幾格?都是7格嗎?

我們再來看看,小房子到底向右平移了幾格?(小房子整體動態演示)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總結并板書。

3、師:把書翻到第24頁,看看金魚圖和火箭圖分別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請仔細觀察后完成書上的填空然后相互交流。

4、師:觀察三組圖形,在平移前和平移后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學生發表意見。

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物體或圖形在平移前后只是位置發生了變化,大小和形狀都是不變的。

5、看圖填一填,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三、鞏固練習

1、做書上25頁的試一試。

你能畫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圖形嗎?

(1)先在小組里交流你打算怎樣畫,再畫一畫。

(2)相互交流方法??赡苁牵?/p>

a)先把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右平移6格,再根據三角形中另外兩點與這點的關系,畫出三角形。

b)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都向右平移6格,然后把三個點連起來。

(3)小結:同學們的方法都很好,實際他們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先吧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向右平移6格,然后再把三個點連起來。

為了表示平移的方向,還應該畫上箭頭。

(4)那么大家畫的對不對呢,你認為可以怎樣檢驗?

a)看看方向對不對。

b)找兩個對應點,數數它們中間的格子數對不對。

c)看看圖形的大小、形狀有沒有改變。

d)同桌互相檢驗,對的握手祝賀對方。

2、談話:請大家獨立畫出平行四邊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圖形,組織反饋。

3、學生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然后同桌檢驗。

四、拓展延伸

教你一招:在音樂聲中多媒體演示將一個簡單的圖形通過平移或旋轉變成一組美麗的圖案。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探索一位數與兩位數相乘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理解一位數與兩位數相乘的算理,能夠正確地進行一位數與兩位數相乘的計算。

3.情感目標:學生在自主探究及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體驗算法的多樣性,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準備:

超市大買場圖、多媒體課件、黑板。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明天是雙休日,今天老師準備下班之后到超市里買一些東西,送給福利園的小朋友。那么老師可以到哪些超市里去買東西呢?

生:華聯吉買盛、大潤發、家樂福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多?。ǔ鍪炯覙犯#┠憧吹搅耸裁??

生:

師:大家想不想去買東西?。?/p>

〔利用書本上的大買場這一情景,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實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p>

二、探索算法

1.出示主題圖

點擊薯片:12罐一箱,每箱42元老師買3箱薯片,需要多少錢?

師:誰會列算式?(生答)342=?你是怎么想的?請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計算方法。(交流匯報)

(1)342是3個42,42+42+42=126

(2)342=340+32=120+6=126

(3)342=350-38=150-24=126

(4)342=330+312=90+36=126

〔通過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等活動,不僅讓學生交流算法的思路,還讓學生進行了互相學習。〕

2.師:小朋友開動腦筋,想出許多方法解決新的問題,你們看小巧的計算方法和一樣,只是寫的過程不一樣。(出示)

342=□340=□32=□□+□=□

3.師:誰能夠說說小巧的計算方法?(個別學生復述)那么誰的方法最好?

學生交流匯報

〔讓學生在通過觀察比較的過程中體會各種算法的優劣。〕

4.小結:兩位數乘數分拆成幾十和幾,分別與另一個乘數相乘,再將兩個部分積相加,這樣計算又方便又好。

〔這種算法的好處是描述形式的直觀,使學生更能理解乘法的算理,同時也為后面的豎式計算和口算奠定基礎〕

5.模仿練習

獨立完成、說說計算過程

716=117=233=

獨立完成、全班核對

328=958=686=

三、學習豎式

1.師:342=?不僅可以用我們剛才學的方法計算,還可以用豎式計算,你們看小丁丁和小巧是怎樣算的?(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書第17頁,交流匯報。)

〔在學生理解乘法的算理的基礎上,讓學生看書自學,更好的理解乘法豎式的算理,伸展學生數學化的能力〕

2.小結:小丁丁他們使用了能夠表現思考過程和計算步驟的豎式形式,但是我們在列豎式時,都會把中間環節省略。

紹豎式一般寫法

(1)一般把多位數的數放在上面。

(2)注意數位對齊。

(3)一位數分別與兩位數的每一個數相乘,把積寫在相應位置上。

3.模仿練習

書上17頁練一練

四、總結

師:今天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組內互相交流)

〔通過組內交流,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合作意識。〕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熟記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3、進一步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從一分一秒做起。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情境中感知時間單位“秒”,體驗秒是比時和分小的時間單位,幫助學生建立“1秒”和“幾秒”的時間概念。

教學準備:錄像、、練習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初步感知時間單位“秒”。

1、情境激趣:同學們,知道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和咱一塊上課,高興嗎?同學們還記得20__年12月31日晚上12點59分)嫦娥1號發射的情景嗎?在這個場景中還藏著一些數學知識呢,想再次來回顧一下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嗎?好,讓我們跟著指揮長一起來為它倒計時加油吧!

(播放發射倒計時時刻)師生一起倒計時:10、9、8、7、6、5、4、3、2、1!

誰找到了藏著的數學知識了?生自由回答。

師小結:剛才我們每數一個數的時間就是一秒,“秒”也是一種時間單位。

2、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秒這個時間單位的呢?生舉例。

師小結:劉翔在奧運會上用12秒91的成績奪得了男子110米欄的冠軍;這是我們過馬路時,常常看到的紅綠燈,顯示屏上跳動的數字也是用秒來計時的。

師小結:在生活中用到“秒”這個時間單位的地方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秒”。

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直觀感受1秒和幾秒。

(一)觀察鐘面模型,復習舊知。

師:(出示鐘面)還認識它嗎?請學生來介紹一下時鐘。

(二)多種感官參與,建立1秒概念(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

1、認識秒針和1秒。

師:在鐘面上還有一個新朋友,叫出它的名字來(秒針)誰來描述哪顆針是秒針呢?(又細又長的那顆)。

師:那秒針是怎樣計時的呢?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聽,認真看,鐘面上的秒針是怎么走的?(演示:鐘面上,秒針伴著“嘀噠”聲走了幾小格。)生自由回答。

師:秒針走1小格是多少時間呢?

生: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一秒。

板書: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

2、體驗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

過渡:秒針走一小格就是1秒,1秒有多長呢?我們靜靜的來感受一下1秒有多長。

(1)(鐘面演示1秒),你感受到了嗎?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一次要想一個辦法在心里記一記1秒有多長。

(2)說一說,你是怎么記的?(拍一下手、跺一下腳、說2個字、點一下頭)

(3)你感覺1秒怎么樣?(學生發表意見。)

師小結:1秒的確很短,秒是比時和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三)互動體驗,感受幾秒,加深對1秒的認識。

1、體驗10秒。

師:我們來做個游戲,請你閉上眼睛,來感受一下10秒有多長。當你覺得到10秒了就睜開眼睛,悄悄的舉起你的小手,記住你看到的是幾秒鐘。

學生活動,然后反饋。

2、感受15秒。

師:還想做這個游戲嗎?提高一下難度,感受一下15秒行不行?那秒針要從12走到幾呢?

學生活動。

師:看來同學們的感覺是越來越準了。

3、游戲活動

師:這個游戲有意思嗎?現在同桌兩人,自己定時間來感受,一個同學看鐘面,另一個同學感受,交換進行。互相幫助,調整好節奏。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四)體驗探索,發現1分=60秒。

師:剛才小朋友們表現得很好,鼓勵一下自己吧,下面老師要送一個禮物給大家,送一段美妙的音樂來輕松一下,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用你自己的方法感受一下這段音樂有多少秒?(播放一段60秒的音樂“梁?!?。)

師:這段音樂有多少秒?

師:這段音樂究竟有多少秒,讓我們伴著秒針的走動,再次來欣賞一下這段音樂。不過這一次,請你仔細觀察秒針走動時,分針有什么變化?(再次播放這段60秒的音樂,畫面顯示秒針從12開始走一圈,分針走1小格)

師:秒針走了多少秒?這段音樂是多少秒呢?

生:秒針走了一圈,分針走了1小格。

師:秒針走一圈是多少時間呢?分針走了1小格呢?

生:秒針走一圈是60秒,分針走了1小格是1分鐘。

師:我知道這段音樂是60秒,現在又說是1分鐘。到底是1分鐘還是60秒?

生:1分=60秒。

板書:1分=60秒

課堂小結:讓我們回憶一下,剛才我們認識了時間單位“秒”,感受了1秒有多長,還知道了1分=60秒。

三、練習、感受,加深認識

如果給你10秒,你覺得能干什么?學生交流。那10秒到底能干什么呢?我們來做個小實驗。這里我給大家準備了一篇和一些口算題,還有半張空白的紙。大家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件事來作實驗。

四、課堂小結

10秒我們有這么多收獲,那如果只給你1秒你能干什么呢?學生交流。你們認為1秒干不了什么?是這樣嗎?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小結:汽車1秒能行20米,火車1秒能行30米;飛機1秒能飛行250米;地球1秒大約能自轉4100米;衛星1秒約行7900米。

所以不要小看這短短的1秒,在一些國際比賽中,往往成敗就在這短短的1秒之內,(出示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視頻)這是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的精彩畫面,冠亞軍之間相差連1秒都不到。

難怪人們常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就是時間的價值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生自由說。祝賀大家今天收獲可真不少,相信小朋友們今后都能珍惜分分秒秒,好好利用,做時間的主人。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結合具體實例,認識圖形的面積的含義,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為后面的面積單位做好鋪墊。

(二)過程目標

通過觀察、重疊、數格子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通過“拼一拼”、“擺一擺”、“畫一畫”,從實際生活中形成面積單位的表象。

(三)情感目標

學會自主學習、參與學習、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認識面積,知道面積的含義,建立面積的概念,能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教學難點】

理解面積的含義,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設境激趣,導入新課

請兩個同學做一個涂樹葉比賽,看誰先涂完。哪位同學愿意參加?你會選哪片樹葉?為什么?

二、操作探究,構建新知

(一)初步認識面積。

1.認識物體的表面的面積

摸數學書的封面,再摸課桌面,這兩個面哪個大?哪個小?

摸文具盒的上面,橡皮的正面,哪個面大呢?

引出:物體的表面就是它們的面積。

看一看1元硬幣與1角硬幣的大小。

2.認識封閉圖形的面積

(課件抽象出面積)

這些圖形都是封閉圖形,也就是說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板書:封閉圖形)

(出示課件:缺角的長方形)

師:這個圖形的面積在什么地方?它不是封閉圖形,沒有面積。

(二)進一步認識面積(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

1.探密游戲

這里有5個圖形,秘密就在其中的一個里面,想知道它在哪個圖形里嗎?老師給你一些提示,排除一些錯誤答案,請聽好:①它不在面積最大的圖形里,去掉誰?(提醒學生這是用觀察的方法。)②它不在面積最小的圖形里,去掉誰?③它不在圓里。④它在剩下的兩個圖形中面積較大的圖形里,猜一猜它在哪里?

師:這兩個圖已經在桌面上了,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比較大小。打開信封,可以讓里面的學具幫助你,先思考后小組合作。比比哪個小組想的辦法多?

2.小組合作探究、匯報。

小組成員到投影前展示自己的方法。

(課件出示)游戲的秘密

原來是智慧老人,為我們帶來一個寶盒,猜猜里面裝著什么?學生猜。

打開看看是什么?

三、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這節課已接近尾聲,談談自己這節課有什么收獲吧?

2.課本第50頁“練一練”第5題(2)。

“面積”是學生學習幾何形體的基礎,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面積”概念。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8

一、教學目標:

1、利用已學的24時記時法和生活中對經過時間的感受,探索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2、在運用不同方法計算時間的過程中,體會簡單的時間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念,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3、進一步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計算經過時間的思路與方法。

三、教學難點:

計算從幾時幾十分到幾時幾十分經過了多少分鐘的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過星期天嗎?老師相信我們的星期天都過得很快樂!明明也有一個愉快的星期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嗎?

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

7:10-7:30起床、刷牙、洗臉;

7:40-8:20早鍛煉;

8:30-9:00吃早飯;

9:00-11:00看書、做作業

3、看了剛才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尋找方法

1、談話: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時間嗎?每個小組從中選出2件事情計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時間。

(1)分組學習。

(2)集體交流。

2、根據學生的提問順序學習時間的計算。從整時到整時經過時間的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9:00-11:00明明看書、做作業所用的時間。

(2)交流計算方法:11時-9時=2小時。

3、經過時間是幾十分鐘的時間計算。

(1)明明從7:40到8:20進行早鍛煉用了多少時間呢?出示線段圖。

師:7:00-8:00、8:00-9:00中間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鐘,兩個線段下邊的箭頭分別指早鍛煉開始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線段圖涂色部分表示早鍛煉的時間。談話:從圖上看一看,從7時40分到8時經過了多少分鐘?(20分)從8時到8時20分又經過了多少時間?所以一共經過了多少分鐘。(20+20=40分)小朋友們,如果你每天都堅持鍛煉幾十分鐘,那你的身體一定會棒棒的。

(2)你還能用別的方法計算出明明早鍛煉的時間嗎?(7:40-8:40用了一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

(3)練習: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幾十分鐘?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明明做這幾件事情用了幾十分鐘嗎?你是怎么算的?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1:圖書室的借書時間。你知道圖書室每天的借書時間有多長嗎?學生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交流計算方法。

(2)教師板書。

2、想想做做2。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3。

學生獨立練習,全班交流。

4、想想做做4。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的)

5、想想做做5。

(1)同桌交流。

(2)集體交流。

(3)小結歸納時間計算的一般方法。

(四)知識延伸,課外實踐

1、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本領?

2、看來我們已經了解了許多有關時間的知識,學會了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體會到了時間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你還想知道有關時間的其他知識嗎?讓學生閱讀書上第55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師:那你知道其他有關時間的知識嗎?(學生提問)其實這些有關時間的知識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從課外書、電視上和網絡中去搜集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3、布置作業。

(1)收集有關時間的知識。

(2)用24時記時法為自己設計一天的作息時間表。

4、出示本課上課時間和下課時間,請學生用最快的速度計算出這節課的時間。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9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對“時、分、秒”和“千米和噸”的知識加以鞏固,提高計算和估算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讓學生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毫米、分米、千米的長度觀念,克千克和噸的質量觀念,知道各單位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進行各單位之間的簡單計算和估算。

二、教學過程

(一)歸納整理,相互交流

1、談話引導

同學們,到現在為止,數學中我們已經學了幾組表示事物及其特征的特定單位。你們知道有哪些單位嗎?

如:表示時間的單位有哪些?還有表示什么的單位?

2、小組討論

由小組長把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

3、交流展示

并評出哪一組記錄的最完整。

(二)加深體驗,建立觀念

1、數一數

出示時間單位時、分、秒。討論:怎樣才能感受和記憶這些時間單位?

讓學生從鐘面的認識,1時、1分、1秒內所干的事情,以及時、分、秒之間的進率等方面復習時間知識。

2、比一比

出示長度單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

小組討論:怎樣感受和記憶這些長度單位?

讓學生通過用手比劃,以及用語言描述,全面復習所學的長度單位及其進率,把前后知識聯系起來,使知識系統化。

3、估一估

出示質量單位:克、千克和噸

小組討論:怎樣感受和記憶這些質量單位?

讓學生通過掂一掂,估一估全面復習所學的質量單位及其進率。

(三)聯系生活,實際應用

1、算一算

出示課本第122頁的第9題,讓學生說一說題意,再獨立解答。最后交流自己的算法。

2、 猜一猜

結合課本第10頁的第4題,讓學生根據路程的遠近,猜一猜他們是步行、乘車還是乘飛機?

3、 估一估

通過第125的第8題,使學生掌握千克與噸之間的計算與估算。

(四)鞏固練習:

獨立完成課本第122頁的第10題,集體核對。

(五)總結評價: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你掌握的怎么樣?還有什么困難?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活動,讓學生結合活動內容作實例,感知鏡面對稱現象

2、通過實際操作,讓全體學生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象的一些特征的過程

3、逐步發展學生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教材分析:

利用鏡子進行幾個簡單而有趣的試驗,向學生呈現生活中有趣的鏡面對稱現象,激發學生們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發展他們的空間知覺。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的學生大部分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母大都沒有時間輔導孩子,鏡子雖然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但是他們是否能去認真仔細觀察鏡子中的學問呢?要以此來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帶著問題去學習對他們來說會更有趣味。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導入新課

1、講《猴子撈月》的故事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請你們仔細聽,然后看看誰是咱班的故事大王,能把這個故事給大家續講下去,‘猴子在路邊散步,看到天空高掛一輪圓月,猴子走到井邊,發現井里也有一輪,猴子以為……’

生: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喊,同伴扛來長長的網兜。眾猴子怎么也撈不出“月亮”。

也許學生還有其它版本的故事,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師:這是為什么呢?

生: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師:在生活中,你們還有沒有發現類似的現象?(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與同伴流。)學生可能知道:

(1) 照鏡子時,出現的現象

(2) 雨過天晴,路里積水中會倒映一些影子

(3) 光滑亮麗的地板,也出現倒映

2、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些倒映的影子,看一看“鏡子中的數學”。(板書課題:鏡子中的數學)

二、組織活動

1、教師示范

(1) 在實物投影上放一個大的黑體字——“王”的一半;

E

(2) 把鏡子放在虛線上(對稱軸上),讓全班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3) 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發現?

A、看到了整個的“王”字

B、鏡子里的圖形是鏡子外的圖形的對稱圖形。

2、試一試

拿出學具袋中的學具——一面小鏡子,做一下第(1)題

(1) 讓學生把鏡子放在虛線上,看看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2) 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3) 在書上畫出對稱圖形。

A 8

(4) 全班交流,選出幾份在投影上展示。

第(2)題

(1)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小鏡子,按本題圖示的情境,把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紙片在鏡面前擺一擺,對比鏡面中的圖形和桌面上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2)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想法。

(3) 全班交流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鏡面的對稱現象。

第(3)題

投影出示課文情境圖,想一想:機靈狗鏡子判斷“現在是5時”對嗎?

猜一猜:現在是幾時?

(4) 實驗證明

A、取一時鐘,將時間調至7時正(時鐘鐘面上不顯示數字)

B、時鐘背對學生,舉起

C、取一鏡子,對準鐘面。鏡子自然朝向學生。

D、讓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比較課文里的鐘面圖形,可以看出是一樣的。

E、將鐘面反轉,讓學生看清鐘面時間。(7時)

(5) 練一練

A、教師將時間調至3時

B、時鐘背對學生,舉起

C、取一鏡子,對準時鐘

D、讓學生觀察鏡子,想一想:現在是幾時?

E、反轉時鐘,進行驗證。

三、鞏固練習

1、課文第18頁“練一練”的第1—3題。

第一題:

(1) 先讓學生猜一猜,并打上對號

(2) 用鏡子來試一試,進行驗證。

第2題:

這是一種尋找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位置的簡易方法,通過練習活動,使學生明白,如果對稱圖形能對折,那么折痕就是對稱軸所在的位置。如果是生活中具有對稱特征的物體,無法對折,那么租用鏡面對稱原理的對稱圖軸的辦法也是明智的。

2、實踐活動

3、(1)讓學生收集一些對稱圖形、圖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覽。

(2)會剪紙的學生,自己動手剪一些簡單的作品。

開展這類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得到張揚,滿足那些具有較強空間觀念的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且也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對稱圖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11

電子備課表

課題(內容)第一單元:解決問題課型新授課

年級(班級)三年級科目數學上/下冊下冊

教學目標

知識

與技能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線。

過程

與方法訓練學生用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描述路線的能力。

情感態度

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七個方向。

教學難點準確、簡潔地描述行走路線。

課前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你去過哪些地方?你是怎樣辨認方向,找到要去的地方的?

二、新授

1、創設情境:參觀動物園。

(1)熟悉導游圖。

出示例4主題圖。

動物園里有哪些主要場館,請用八個方位說明每個場館都坐落在什么位置?

(2)了解學生的參觀意向。

你最想參觀哪個地方?從大門出發可以怎樣走?

學生一人當游客,一人當導游介紹行走方向和經過的地方。

師生共同評價,引領集體參與。同桌二人各選一個角色參與到游戲中,再換角色,多次練習。

教師指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指導他們說清行走方向和經過的地方。

(3)解決問題。

文文位于長頸鹿館,她要去看獅子,再去猴山,應該先往西北方向走到獅山,再從獅山往西南方向走到猴山;位于獅山,要去熊貓館,可以向西北方向走,也可以先向西走到大象館,再從大象館向北走到熊貓館。

同桌互相提問題時,可以提的問題有很多。例如,從大門到熊貓館怎么走?

2、拓展。

師:看著這張導游圖,作為游客,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3、小結:通過剛才對行進路線的描述,你有什么想說的。

三、作業設計

1、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5—7題。

(1)明確題目要求。

(2)按要求獨立完成。

(3)集體訂正,敘述自己的解題思路。

2、思維訓練從你所在市區的地圖中,指出自己家所在的大概位置,并說一說自家相對于學校的位置。

計解決問題

行進中以一個地點作為中心來觀察其它物體的位置。

(觀察點不同,同一物體方向也就不同。)

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閏年。

2.記住每個月和平年、閏年的天數,初步學會判斷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3.在探索過程中,培養觀察、對比、概括能力,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

教學重、難點:

重點:記住每個月的天數,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難點:理解平年、閏年的判定方法。

教學準備:

不同年份的年歷、自學感悟、制月歷的表格

教學設計過程:

導入環節

(師生談話并出示地震和奧運會圖片)

同學們,剛剛過去的__年有許多日子讓我們難以忘記。還記得這是哪一天嗎?這一天呢?

(生述)

剛才敘述時間時用到了比時、分、秒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關于年、月、日,你們知道什么?

(生述)

同學們說了許多,是不是你們說的這樣?這節課我們詳細研究一下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板書:年月日)

自學感悟環節

每個同學手中都有一張年歷,下面我們對它進行仔細觀察并獨立完成自學感悟表上提出的問題。(生觀察并獨立完成)

匯報: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的觀察結果?(生述師板書)

預設:

生:一年有12個月

生:1、3、5、7、8、10、12月每個月有31天;4、6、9、11月每月有30天。

師:你觀察的是哪一年的年歷?

生:__年的。

師:誰觀察的不是__年的?(生舉手)

師:那你們發現哪些月有31天?哪些月有30天?和他說的是不是一樣?

生:一樣。

(師隨即介紹大月和小月)

生:2月有28天

生:2月有29天

生:有些年2月有28天,有些年2月有29天

(師介紹平年和閏年)

生:一年有365天。

師: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

師:算出一年有365天的同學都是這樣列式的嗎?

生:31乖7再加上30乖4再加28等于365天。

師:是不是每年都有365天?

生:不是。還有366天。

師:因為平年閏年2月天數不同,所以平年閏年全年的天數也不同。平年一年有365天,閏年一年有366天。

師:我們做個舉手游戲:聽到大有舉左手,聽到小月舉右手。(師生共做)

師:我發現總有出錯的同學,誰有什么好辦法能讓我們很快記住每個月的天數?

生:拳頭法。(生并做介紹)

師:書上也介紹了這種方法,和你說的是不是一樣?打開課本48頁,看誰看得最認真。

(生看)

師:會數了嗎?

(師生共同看大屏幕數一次)

師:除此之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兒歌法。

師:(師課件出示)每人讀三次,看誰先讀完。

師:“臘”是什么意思?“三十一天永不差”是什么意思?

自學檢測環節

師:下面檢測一下大家對剛才內容的理解。

(課件出示練習題:)

重難點突破環節

(課件出示1984---1994年二月天數統計表)

師:同學們,從這個表中你們能發現什么?

生:每相鄰的4年中有一個閏年。

師:平年和閏年為什么會這樣有規律地出現?

(出示小資料并請一個同學讀一讀)

師:根據這一規律,有人發現平年和閏年的出現與4有這樣的關系:(課件出示1984----1994年年份除以4的算式)

師:通過這些算式看誰能找到平年和閏年的秘密?

生:年份除以4有余數的這一年就是平年,年份除以4沒有余數的這一年就是閏年。

重難點檢測環節

(課件出示練習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13

在()里填上時間單位。

1、一節數學課上了40()。

小紅上午在校時間約4()。

小芳跳繩20下用了15()。

課間休息10()。

2、小明吃飯用了20()。

小明做20道口算題用了2()。

爸爸每天工作約8()。

王艷跑50米用了10()。

3、南京乘火車去上海用了5()。

晚間新聞聯播時間大約是30()。

看一場電影用了90()。

做一次深呼吸大約7()。

4、從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

夏天午睡大約1()。

脈搏跳10次用了8()。

跑100米需要13()。

小惠每天晚上睡覺9()。

5、小紅下午在學校的時間是2()。

一集電視劇的播放時間是50()。

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約用了5()。

6、學生一天在校時間大約是6()。

爺爺每天晨練1()。

運動會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14

一、教材分析

《多位數乘一位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60頁的知識。是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第一課(不進位乘法),是本冊的重點內容。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乘法的算理;熟練掌握了口算乘法。本節課的教學安排既是對前面知識的鞏固和熟練,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的進位乘法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綜合教材編排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師生共同探究,學生會用筆算乘法(不進位乘法)進行計算,并會把該方法運用于更多位數的乘法。

2、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通過自主觀察、引導演示,動手操作,體會自主探究問題,獲取知識,獲得自主體驗知識帶來的樂趣,體驗數學學習中的成功感。

3、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情景再現,動手操作等活動,體驗與人合作的樂趣,培養與人溝通交流合作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列豎式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算法算理,會用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熟練地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情境圖、學生分組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美術課畫圖情景圖

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在美術課上繪畫嗎?

學生:喜歡。

教師:三位小朋友們正在做手工,大家看看,小明、小敏、小麗正在做賀卡呢,大家看看他們做卡片時都用到些什么?

學生:彩筆,紙板,鉛筆。

教師:對,大家觀察得很仔細,大家看了之后可以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學生會帶,教師選擇性板書:一共有多少支彩筆?

(二)、合作探究

1、解決問題

教師:小精靈呀和大家一樣,也是想知道桌子上一共有幾支彩筆,大家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吧。(教師再約學生一起分析情景圖,圖中一共有三盒彩筆,每盒有12支彩筆。)大家知道了這些,要怎樣列式呢?分小組討論。

學生1:12+12+12=36,每盒彩筆12支,一共有三盒,就是三個12相加。

學生2:123=36,因為12=10+2所以123=103+23=36

學生3:123=36,因為12=9+3,所以123=93+33=36

教師:大家真了不起,想起這么多的方法,真是人多力量大,一下子就把小精靈和大家想知道的問題解決了。除了以上方法大家還有更簡單的方法嗎?以前大家學過列豎式使加法變得更簡單,那么乘法可不可以用列豎式的方法使計算更簡便?

引導學生討論研究筆算乘法這個問題。

教師:用豎式計算加法是用怎么列呢?誰來說說。

學生回顧:加數加上加數,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2、總結乘法的豎式計算

教師:在乘法中,規定兩個相乘的數叫因數,和加法豎式一樣,因數乘以因數,相同數位對齊(教師列出乘法豎式,邊列邊講解)。那具體要怎樣計算呢?大家分組討論。讓學生到黑板上板書。

學生1:先把個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寫在個位,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個十,把3寫在十位上。

學生2:先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0,把3寫在十位上,再用個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寫在個位上。

教師:大家的想法呢,統一起來就133=30,23=6,30+6=36,和剛才開始時的第二種方法是一樣的,只是現在用豎式表示。

3、多媒體課件直觀演示乘法豎式計算過程

4、小結

大家來說說今天學到什么?

學生:多位數乘一位數,把這個數每一位上的數分別乘這個一位數。

(三)、鞏固提高

學生在黑板演示教材60頁做一做第一第二題,集體糾錯。

(四)、回顧總結

1、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2、你今天的表現怎么樣?你覺得同組中組員的表現怎么樣?

3、對全班學生給予表揚。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15

教學目標:

1、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分米與厘米、分米與米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會用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4、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分米與厘米、分米與米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活動引入

(一)回憶已學過的長度單位,請同學們分別用手勢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請大家用手勢表示1米大約有多長?1厘米大約有多長?1米等于多少厘米?

(二)思考:要量課桌的長度,你覺得用哪個長度單位比較合適,為什么?(用毫米太小了,用米又太大了,應該用厘米比較合適)

(三)估計一下課桌的長度。

(四)請學生量課桌長度,可用1厘米長的手勢去估量,也可以用自己的學生尺去量,看誰量得既準確又快。

1、每個學生動腦筋,嘗試用各種方法來測量。

2、在4人小組內交流各人的測量方法,評評優劣。

3、選幾個小組來反饋信息。預設學生可能選擇以下幾種測量方法。

(1)用1厘米的長的手勢去估量。

(2)用學生尺去測量,如尺子最大刻度為12厘米,然后將一個個12厘米相加。

(3)用學生尺10厘米10厘米地量,并相加,最后一次與不足10厘米的長度再想加。

(4)先請學生自評測量方法的優劣,再請他評,最后選出最優方案。

二、主動探索,學習新知

(一)初識分米

通過反饋交流,引導學生想象:由于課桌比較長,用厘米做長度單位來量還是比較麻煩,如果有一個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長度單位就好了。

互相討論:這個單位規定為多長合適?引導學生根據以上測量方法討論(得出以“10厘米”為一個單位比較好)匯報并說明理由;從而引出“分米”(板書課題)

(二)感知分米

1、猜測一下1分米有多長,你能在尺子的刻度中找出1分米嗎?(可從尺子“0”刻度一端開始找,也可以在尺子中段找。)

2、問: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

在自己的學生尺中找出1分米。

3、將拇指和食指張開,量出1分米的長度,感知1分米的長度。

4、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

5、估一估,課桌大約寬幾分米,再準確地量一量。(同桌合作)

6、是:剛才我們了解了分米與厘米的關系,那么你想知道1分米與1米的關系嗎?(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解決的方法)

方法一:拿出已準備的1米長的繩子,兩人合作,一個用尺子量,每量一分米,另一個同學就在紙條上做一個記號,觀察1米里面有幾個1分米。

方法二:因為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因此1米=10分米。

(板書:1米=10分米)

(三)運用分米

1、填空,在[]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在()里填上合適的數字。

床長2[],也就是()[]。

一支鉛筆長2[]4[],也就是()厘米。

青蛙平均一次能跳35[],兩次能跳()分米。

2、找朋友

一把米尺的長是1分米

一把米尺的長是10米

一把米尺的長是100厘米

3、在〇里填上<、>或=

20厘米〇3分米1米〇99厘米

80厘米〇8分米1分米〇90毫米

4、丁丁寫了一篇數學日記,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寫得怎樣。

20__年9月20日(星期四)天氣:晴

今天早晨,我從2分米長的床上爬起來,來到了衛生間,拿起1厘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臉,吃早飯。上學路上我看見有一棵高2厘米的樹被風刮斷了,連忙找來了一根長1厘米的繩子把小樹綁好。我跑步趕到學校,看到老師已經在教室里講課了,我趕緊從書包里翻出1毫米長的鋼筆和4米厚的筆記本,認真地做起筆記。

請學生各抒己見,把認為不正確的地方改正過來。

三、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16

1、①(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

(東南—西北)相對,(西南—東北)相對。

②清楚以誰為標準來判斷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2、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

(做題時先標出北南西東。)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描述行走路線。

一定寫清楚從哪兒向哪個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兒再向哪個方向走。同一個地點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學校在劇場的西面,在圖書館的東面,在書店的南面,在郵局的北面。)同一個地點有不同的行走路線。一般找比較近的路線走。

4.、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它的一個指針永遠指向(南方),另一端永遠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識:

①北斗星永遠在北方。

②影子與太陽的方向相對。

③早上太陽在東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風向與物體傾斜的方向相反。

(刮風時的樹朝風向相對的方向彎,煙朝風向相對的方向飄……)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17

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這是學生在已學過的表內除法和簡單的余數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使學生在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過程中掌握計算方法,理解算理培養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用除法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商是兩位數,以及除數是一位數,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

2、會解決有余數的除法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教學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動腦思考及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兩位數除一位數的口算和豎式計算的方法;除法驗算。

難點: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關鍵: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

教學課時:

9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生活動:25分鐘

教學內容:

課本第1~2頁。

教學目標:

1、理解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及其算理,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

2、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計算方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難點: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和平共處算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豎式的書寫。。

教學準備:

小棒,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知鋪墊

1、口算練習。

指名口算。

63 82 93 55

口答。

46里面有( )個十( )個一。

95里面有( )個十( )個一。

84里面有( )個十( )個一。

73里面有( )個十( )個一。

二、探究新知

1、 引入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揭示課題)

2、教學口算。

? 理解圖意,學生觀察場景圖,說說知道了什么,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 討論第一個問題: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小組交流。

? 小棒可以演示。

? 討論第二個問題:平均和每個女孩子買多少枝?結合實際操作讓學生形成思維。也可以先讓學生模仿提問。

? 歸納: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即20枝,再把6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枝,合起來是23枝。板書:

402=20 62=3

20+3=23

3、即時訓練,口答。(讓學生說說算么算的)

402 603 642 555

505 804 844 363

4、教學豎式計算。

? 教師結合462說明豎式的寫法,邊說邊板演。

? 探索算理。(步驟:除、乘、減、移)

? 思考: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

? 小結:用豎式計算,要從十位除起,先用十位上的數除以除數,再用個位上的數除,除到哪商就寫在哪一位上。

三、實際運用。

1、 完成第2頁第1題。(注意區別與聯系)

2、 完成第2題。

讓學生試做前兩題,再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兩題。注意筆算注意什么?以及聯系與區別。

3、 完成第3題和第4題。

4、 第5題,先獨立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許學生不同的策略解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三年級數學簡單的教案篇18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除法的簡便算法。

2、能正確、靈活地進行計算。

3、通過練習,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除法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

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復習、整理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節課我

們繼續來復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二、復習

1、回憶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怎么進行簡便計算的?進行簡便算法時要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個別匯報

當一個兩位數可以分解為兩個一位數相乘時,可以把兩位數除法改為除數是一位數的連除式題。

要注意:不是所以的題目都可以這樣的,有些題目這樣并不能很簡便,做時要靈活運用。

514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有机废气处理-rto焚烧炉-催化燃烧设备-VOC冷凝回收装置-三梯环境 | 耐火浇注料价格-高强高铝-刚玉碳化硅耐磨浇注料厂家【直销】 |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吊装实验室设备,顶装实验室设备,实验室成套设备厂家,校园功能室设备,智慧书法教室方案 - 东莞市惠森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 安平县鑫川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防风抑尘网,单峰防风抑尘,不锈钢防风抑尘网,铝板防风抑尘网,镀铝锌防风抑尘网 | 经济师考试_2025中级经济师报名时间_报名入口_考试时间_华课网校经济师培训网站 | 电动卫生级调节阀,电动防爆球阀,电动软密封蝶阀,气动高压球阀,气动对夹蝶阀,气动V型调节球阀-上海川沪阀门有限公司 | 氧化锆纤维_1800度高温退火炉_1800度高温烧结炉-南京理工宇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蜂窝块状沸石分子筛-吸附脱硫分子筛-萍乡市捷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陶瓷加热器,履带式加热器-吴江市兴达电热设备厂 | 跨境物流_美国卡派_中大件运输_尾程派送_海外仓一件代发 - 广州环至美供应链平台 | 小型UV打印机-UV平板打印机-大型uv打印机-UV打印机源头厂家 |松普集团 | 新型锤式破碎机_新型圆锥式_新型颚式破碎机_反击式打沙机_锤式制砂机_青州建源机械 | 模切之家-专注服务模切行业的B2B平台!| 四川成人高考_四川成考报名网 | 十二星座查询(性格特点分析、星座运势解读) - 玄米星座网 | 砍排机-锯骨机-冻肉切丁机-熟肉切片机-预制菜生产线一站式服务厂商 - 广州市祥九瑞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丹佛斯变频器-Danfoss战略代理经销商-上海津信变频器有限公司 | 常州翔天实验仪器厂-恒温振荡器-台式恒温振荡器-微量血液离心机 恒温恒湿箱(药品/保健品/食品/半导体/细菌)-兰贝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合肥仿石砖_合肥pc砖厂家_合肥PC仿石砖_安徽旭坤建材有限公司 | 氮化镓芯片-碳化硅二极管 - 华燊泰半导体 | 垃圾处理设备_餐厨垃圾处理设备_厨余垃圾处理设备_果蔬垃圾处理设备-深圳市三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AGV无人叉车_激光叉车AGV_仓储AGV小车_AGV无人搬运车-南昌IKV机器人有限公司[官网] | 首页-浙江橙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光照全温振荡器(智能型)-恒隆仪器 | 酒糟烘干机-豆渣烘干机-薯渣烘干机-糟渣烘干设备厂家-焦作市真节能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宽带办理,电信宽带,移动宽带,联通宽带,电信宽带办理,移动宽带办理,联通宽带办理 | 磁棒电感生产厂家-电感器厂家-电感定制-贴片功率电感供应商-棒形电感生产厂家-苏州谷景电子有限公司 | 耐高温硅酸铝板-硅酸铝棉保温施工|亿欧建设工程 | bng防爆挠性连接管-定做金属防爆挠性管-依客思防爆科技 | 齿式联轴器-弹性联轴器-联轴器厂家-江苏诺兴传动联轴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子厂招聘_普工招工网_工厂招聘信息平台】-工立方打工网 | 细胞染色-流式双标-试剂盒免费代做-上海研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雨水收集系统厂家-雨水收集利用-模块雨水收集池-徐州博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PE拉伸缠绕膜,拉伸缠绕膜厂家,纳米缠绕膜-山东凯祥包装 | 滚筒线,链板线,总装线,流水线-上海体能机电有限公司 | 辐射仪|辐射检测仪|辐射巡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表面污染检测仪|辐射报警仪|辐射防护网 | 百度网站优化,关键词排名,SEO优化-搜索引擎营销推广 | 订做不锈钢_不锈钢定做加工厂_不锈钢非标定制-重庆侨峰金属加工厂 | 德州万泰装饰 - 万泰装饰装修设计软装家居馆 | 杭州标识标牌|文化墙|展厅|导视|户内外广告|发光字|灯箱|铭阳制作公司 - 杭州标识标牌|文化墙|展厅|导视|户内外广告|发光字|灯箱|铭阳制作公司 | 压砖机、液压制砖机、静压砖机、环保砖机生产厂家—杜甫机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