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后是不是早晚就涼快了
處暑時節雖說已進入秋季,天氣變得有些涼爽,但白天正中午時的陽光還是很強烈的,所以防曬工作要做好,出門時一定要搽防曬霜,保護好皮膚也是處暑養生特別要注意的。下面小編帶來的處暑后是不是早晚就涼快了,希望大家喜歡!
處暑后是不是早晚就涼快了
處暑以后天氣不一定會早晚更涼快,但天氣變化趨勢將越來越涼爽。
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處暑四個節氣,超過一半年份的三伏天沒到處暑就出伏了,而且從歷史上伏天分布于上述四個節氣的天數統計來看,處暑在伏天中的占比不到1%。
在“夏九九”中,處暑已進入“_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柜拿棉衣”的秋爽時段,此后天氣變化趨勢將越來越涼爽。
我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差異較大,處暑時節南北方的氣候也各不相同。北方地區此時暑去涼來、微風拂面,是二十四節氣中風最輕柔、能見度最好的節氣,所謂“天高云淡”“秋高氣爽”說的就是處暑時節。
南方卻繼續被副熱帶高壓控制著,秋天總是讓人感到姍姍來遲,稍微清涼一下就再次回歸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狀態,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
處暑三候: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
一候鷹乃祭鳥
指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并且先陳列如祭而后食用。
二候天地始肅
指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三候禾乃登
“禾”指的是黍、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
處暑三候具體解釋
一候鷹乃祭鳥
它是以動物行為來總結出來的侯應,形容處暑時分正是老鷹進行開始大量捕措,但是老鷹在這個時候捕措的鳥類是不吃的,它會把很多鳥放在自己的家前面,就好像我們人祭祀一樣,非常隆重。有這樣的一種說法是因為本來處暑時節,天氣變得秋高氣爽,天氣正好非常有利于老鷹捕捉獵物,同時這個時候的鳥類也正是吃糧食比較多的肥美的時候,這個季節就會出現老鷹捕捉鳥類的現象。
二候天地始肅
這個可以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始:開始的意思。肅:肅靜、萬物凋零的意思,把他們連在一起那就是地間的萬物進入了這個時間段內,開始凋零了。表現最明顯的便是楓葉變紅,落葉蕭瑟,尤其是在農村里面就表現的很形象。
三、禾苗登
運用分析字拆開法,比如登就是成熟、收獲的意思,禾就是各種稻谷,這個很明顯。這個就是禾苗登的含義了。
處暑節氣的含義
“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暑”在古漢語里就是熱的意思,二十四節氣中根據一年中氣溫的不同,“暑”也分為三個級別,分別是:小暑、大暑、處暑。其中小暑是立夏過后,氣溫稍高有暑意但也不是很熱是為小暑。大暑比之小暑熱力要更甚,剛好處在中伏前后,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俗語說,小暑不算暑,大暑正伏天,就是這個意思。同時,大暑這一時期,也正是降雨旺盛時期。蒸發量大,空氣濕度大,就形成了即熱有悶的特點,也是人們最難受的“桑拿天”。最后的處暑,已經是立秋過后的節氣,雖有“暑”但處暑表示的是暑熱停止的意思。從處暑過后,暑熱結束,天氣轉涼就進入秋天了。
處暑是什么意思
處暑釋義:節氣名。在每年公歷8月23日前后。處暑以后,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雨量減少。
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節氣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贝斯潥庵欣销楅_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