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端午策劃方案
方案著重于解決問題的方法、目標、預期結果和時間表等方面,以及相關的資源需求和預算安排。什么才算好的校端午策劃方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校端午策劃方案,供大家參考。
校端午策劃方案篇1
一、活動意圖:
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們每年都會像過節一樣的包粽子、腌咸鴨蛋,在每家每戶的門口系上艾草、種上菖蒲,有的還會做上各種各樣的香袋掛在身上。為了讓孩子們了解我國這一傳統的民俗活動,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開展這一個端午節主題活動。
二、活動時間6月2日(五月初五端午節)
三、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了解端午節獨特的風俗習慣及其意義。
2.參加節日民俗活動,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
3.了解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4.感受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收集有關屈原的圖書及一些民俗風情圖片,幼兒自帶一個粽子。
四、活動步驟:
(一)節日的由來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節日的到來前,周圍的人們都像過節一樣。包粽子、咸鴨蛋、每家門口都系上艾草、種上菖蒲。到當天,小孩子都會掛上各色各樣的香袋。在我調查中班上幾乎沒有一個孩子知道:我們為什么要過這樣一個節日、為什么要包粽子、為什么要掛香袋等。為讓孩子了解我國傳統的民俗活動,更好地進入主題活動中,所以我們創設此活動。
1.出示多媒體畫面,講述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告訴幼兒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2.請幼兒說說以前過端午節的經歷,借此了解幼兒相關的知識經驗。
(二)美味的粽子
1.展示不同款式的粽子。如肉粽、赤豆粽、紅棗粽等請幼兒觀察、比較。
2.向幼兒介紹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的含義: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們把米裝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給他吃,后來人們怕蛟龍吃米,就用粽葉把米包起來,纏上蛟龍最怕的五彩線。還有一種傳說:古代有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就設立了“端午節”。“吃粽子”本義是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而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賽龍舟”相傳是為了撈救屈原;香包用紅、黃、藍、白、黑五彩絲線制作,里面裝有芳香的藥物,寓意是祛毒長命。
3.請幼兒將各自帶來的粽子解開,觀察各種粽子所使用的原料,說說粽子的氣味、顏色和性狀。
4.請幼兒互相品嘗自己家包的粽子,共同分享起獨特的味道。
5.請幼兒選出一款最喜歡的粽子并說出原因。
6.引導幼兒回憶端午節還有吃什么食物的習俗。(如黃鱔、黃魚、黃豆牙等)
(三)學習兒歌
與幼兒一同朗誦有關兒歌:
五月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撒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
校端午策劃方案篇2
夏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作為當代大學生許多同學因為在外讀書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四川警安職業學院團委學生會社團聯合部決定在端午節之際開展以"我們一起過端午"。讓大家了解端午佳節。
一、活動目的:
以游戲的形式體現端午的風俗,弘揚民族文化,烘托節日氣氛,豐富校園文化,活躍同學們的課余生活。
二、活動時間:
六月六日
三、活動地點:
男生公寓門口
四、主辦單位:
警安職業學院院團委
五、活動具體安排:
(1)吃粽子大賽參賽人員以三人為一組,蒙好眼睛,待主持人宣布比賽開始后,參賽人員在原地轉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時間將粽子解開以最快的速度吃完,當完全吃完后舉手示意,工作人員檢查無誤后,由我們的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束,根據用時最短選手獲勝,發放獎品、其他兩位發放紀念品。
(2)追憶歷史,端午有獎問答我們在場地周圍懸掛長繩,繩上按順序粘上有關端午節風俗,歌謠等的問答題目、同學們若知道題目答案的可將題目拿下,到對獎處回答,答對者發放獎品。
(3)夾彈珠游戲每組2名參賽者,各1雙筷子,1個水杯、工作人員宣布開始后,計時1分鐘,選手開始夾彈珠,時間到,工作人員宣布結束并檢查各杯中彈珠數目,數目多者獲勝,發放獎品。
(4)鏢王爭霸端午有射箭的風俗、由于條件限制,我們以飛鏢代替射箭、射鏢距離為2米,以超過3鏢總數超過18環者為勝。
(5)觀看與端午有關的電影此項活動由電影協會主辦,首先我們在網上下載有關端午習俗的電影,如劃龍舟和各地在端午節的習俗,讓大家增長見識,最后播放有關紀念屈原的電影,活動在電影中結束。(6月3日晚開始,放假期間每晚播出)
六、經費預算:
橫幅:30元飛鏢盤:40元(買兩個)紀念品:200元粽子:50元共計:320元
校端午策劃方案篇3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唱響“我們的節日”這一主題,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工作安排,我校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制定“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學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為載體,以端午節為契機,以突出傳統習俗為特征,以增強民俗體驗為重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始終,引導我校學生在活動中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愛國主義教育,增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活動內容
1、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在全校各班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我校結合新教育“營造書香校園”之經典誦讀活動,各班以誦讀歷代愛國主義名篇佳作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們在親身感受中了解端午、認同端午、喜愛端午、過好端午,在感受傳統文化氛圍的同時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各班要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的文化內涵,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我校還將在端午節后,每班抽取10名學生,以本次經典誦讀活動的內容為主進行一次鋼筆書法比賽。
2、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在全校各班開展節日小報創編活動。我校將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創編節日小報,內容圍繞端午節的來歷、屈原等名人傳記,讓學生們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感恩身邊的好人,要求片面設計精美,色彩鮮艷醒目,定于6月13號以班級為單位將手抄報交至校長辦公室,我校將對本次節日小報進行評選,并擇優上報。
3、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在全校各班學生中開展傳講美德故事活動。各班可結合當前進行的“學習雷鋒做美德”網上簽名寄語、身邊好人推薦和道德模范評選活動,廣泛開展傳講歷史名人、恐龍模范、道德楷模和我們身邊好人的故事。
4、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在師生間、學生間開展愛心傳遞活動。例如:可以讓學生搓七彩線;也讓學生進行縫荷包比賽,比一比誰的手更巧,誰縫制的荷包更有創意;還可以為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各班可以組織學生從家里拿一個熟雞蛋,在本班內進行一次“立蛋”比賽。學生間可以互贈七彩線和荷包,這樣既能讓學生們不忘傳統,又能在互贈過程中傳遞愛心。
三、活動要求
1、各班要精心設計各項活動,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活動效果。
2、各班主任和語文任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意義,要認真按照學校的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實施,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3、為了便于學校的錄像工作,各班活動時間統一在6月10日下午第二節課,請各班班主任組織語文及其他科目任教教師在班級內開展活動。
校端午策劃方案篇4
一、活動主題
粽葉飄香,自包米粽,共度端午,互贈祝福
二、活動目的
1、通過親自動手包粽子,讓工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了解更多具體的工藝,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餡料的搭配等等,以輕松的方式進一步鍛煉員工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
2、在端午節來臨之際,讓員工一起過節,增進大家之間的親密聯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節日的問候。在集體的溫暖中度過異地的傳統節日。
三、活動時間
20__年6月21日下午17:30—18:30
四、活動地點
食堂門口
五、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
①提出方案,由部門人員組織與宣傳部門人員共同討論
②上網查詢資(包括包粽子的材料、制作方法等)
③聯系食堂場地,并確定預算
④申請并由宣傳部負責制作海報,進行宣傳
(2)購買材料:
花生米、葡萄干、紅豆、紅棗、蜜棗、咸菜、白糖、蒸米粉、食用堿、醬油、粽葉、糯米;肉;水果;
(3)器具準備:
盛裝食材容器、湯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線:剪成若干條,每條長約20cm;剪刀等。
(4)處理材料:
糯米:溫水浸泡一定時間,濾干水分。
粽葉:把粽子葉放水里煮,水開10分鐘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凈剪兩端多余后濾干。
粽餡:由各種已購材料搭配,其中半肥瘦肉用配料先腌制待用。
2、包粽子
(1)集合:參賽員工按既定時間到食堂。
(2)開始制作:鑒于員工們對包粽子或知道或不熟練,請教了食堂的人員,在她的指導下總結包粽子方法如下:
a.取兩張(均為反面)粽葉一頭一尾的反方向重疊(不完全),放入一小碗(125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間輕輕劃一字,放入1、2匙自己喜歡的粽餡材料,再填一些米蓋住。
b.右手先把外端粽葉往里折疊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樣手法完成另一端,綁粽子要先在中間綁一次后才從一端逐一綁向一端以防變形,繩子緊度不能過緊(煮爆)或過松(進水),以輕扯不移動即可。
在了解有關粽子的包法后,員工便可自己動手包粽子,期間可以向阿姨詢問相關細節,以便更好地完成。
(3)制作結束:由負責人員將大家包好的粽子集中放置,然后將剩余材料整理,對于盛裝不用的盛裝容器洗凈返還給食堂工作人員。
(4)評比規則:每組分配相同數量的粽子葉與其它材料,比賽開始后,哪個組速度快、質量好、遵守紀律、不浪費材料且場地保持最干凈,則評定該組獲勝
3、煮粽子、分發
在食堂晚飯后空余時間,負責人到聯系好的地點烹煮粽子。(相關方法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完成)完成后分發給參賽員工以及幫助這次活動的工作人員。送去節日問候。
六、預算
橫幅
花生米10元
葡萄干10元
紅豆15元
紅棗20元
蜜棗15元
咸菜10元
白糖10元
蒸米粉10元
食用堿5元
醬油5元
粽葉20元
糯米50元
肉30元
水果10元
棉線5元
合計225元
七、注意事項
1、各參賽員工按時到既定地點,應預先了解包粽子的有關方法。
2、不要隨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現場凌亂。
3、注意個人和食材衛生,不應弄混弄亂。
校端午策劃方案篇5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包粽子過程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并隨音樂合拍地進行表演。
2、能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相應動作。
二、活動準備
1、音樂。
2、幼兒觀察過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過程。
三、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激發創編興趣。
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
指導語: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你想干什么?
隨著音樂自由地表現包粽子的過程。
指導語:這段音樂表現了包粽子的過程,怎么包呢?我們聽著音樂試著做一做。
2、遷移包粽子經驗,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
指導語:包粽子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用什么動作表現洗葉?用什么動作表現裝米?
3、嘗試隨音樂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聽音樂自由匹配動作。
交流隨音樂表演時的經驗與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動作。)
聽音樂,完整進行表演。